第34章 两个折子(1 / 2)
杨元奇和李清照从朱勔府中出来,杨元奇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他和朱勔争执的本是一件私事,但最后两个人的争执实为政争。
李清照轻声说道:“关于杭州包括临安你其实很在意。”旁观者清。
杨元奇内心对江南隐有很大好感,他前世的江南经济更为发达,小桥流水人家,他来到江南发现并不如他所愿,从大家的口中听得这些年光景越来越差,最大的责任人是朱勔,所以这场争执中他最终没压住自己的心态。
杨元奇也意识到朱勔那个问题他没必要强硬,这就是过嘴瘾。就算他要对付朱勔也用不着当着面这么怼,政争嘛,皮笑肉不笑就是。张口说好,回头再搞他也行啊。
杨元奇说:“现在说啥也没用了,我先写个折子吧。”两个人既然翻脸,那该做的事总要做。
杨元奇想了想有了主意。
……
梁府。
梁师成收到两份来函,一份是朱勔的,说起杨元奇关于王朝云墓的事,认为他多管闲事,竟然要迁坟;一份是杨元奇的,信中只是说西湖边有王朝云墓,是朱勔所建,杨元奇想以他的名义来建,双倍支出给到朱勔,不想朱勔一点面子不给,还请梁相做个关说。
就这两封信来说,朱勔道出了当时得实际情况;杨元奇却是胡说八道,反正就是朱勔不给他面,他是苏轼的关门弟子,这么点名义的事都不让,他还愿意出双倍的银子。
这就是杨元奇的办法,反正自说自话,目的表达明确,就是西湖边那个墓地得是杨家诰命夫人李清照弄的。至于瞎编乱说不就是为了达到目的嘛。
……
开封朝堂中枢同时收到了两份弹劾,都是苏州过来的。
一份来自朱勔,供奉局朱勔弹劾盐州知州杨元奇嚣张跋扈,借南下身亲一路游山玩水,插手地方事务,懈怠本身工作,实在有违职官本份。
一份来自杨元奇,他以途中见闻,弹劾朱勔提举供奉局插手地方事务,借花石纲名义横征暴敛,导致江南民生艰难,生活情况恶化。
两份弹劾都非常默契的没有提王朝云墓地这件事,这才是两个人冲突的起因。不过这种事说不上嘴,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大家不都是这么玩?!
……
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