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有的人总要露脸(1 / 2)
武学。
杨元奇重新来到武学都没常设职官,当年武学谕虽然品次低,好歹代表朝廷定额职官。现在倒像个带品次的教头。
今天一大早过来的杨元奇碰上何灌,何灌说道:“你的任命下来也就三天,你过来这个时间还是扣得很准啊。一会你去见下李大人?他实则是武学的负责人。”
杨元奇问:“哪个李大人?”
何灌道:“国子监博士李纲李大人。”掌管武学的顶头人就是国子监祭酒,这个官职更多是看着国子监,不会来理会武学的事,一般都是一个国子监博士牵头负责。
杨元奇愣住了,又一个大佬,那个扶危济困的人。这也怪自己,他本就没把这个差使当回事,只是从侧面给官家求个情。
杨元奇说“好,我现在过去。”
……
国子监李纲,进士及第,他和何栗、陈桷等是一榜进士。杨元奇和何灌见着他的时候,能深刻的体会文武之别。国子监博士为正八品官职,杨元奇从五品、何灌正六品,都是纯粹的武职,在管理序列上,却是妥妥的李纲的下级。
杨元奇调来武学非常突然,李纲是公文到了才知道,这事武学本身都不清楚。不过杨元奇这个人他却是听得不少。
李纲说道:“现在武学教头足够,倒是今年有次武举,此事为重中之重,我自己也在配合此事,前期一些准备工作你也参与进来。”这个工作算是人尽其才,杨元奇沙场出来的,他的判断显然会更准确。
杨元奇问:“现在各地参加武举人员已经来了?”
李纲说:“嗯,很多人都借住在武学的宿舍,有空你也过去帮着去维护一下那里的治安,武学宿舍也有一些学子在住。”
杨元奇应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般武人集中住在一起,有不像军队有严格管理,是很容易引起骚乱。
李纲对武夫从来不加言辞,但对杨元奇还是多了份尊重,杨元奇在宋夏之战履立战功,还有过文职经历,这不是一般的武夫。而且,这次杨元奇的贬谪是由在开封的他自然知道,甚至往深里说,应该是他们这些士子前仆后继的弹劾花石纲才对。杨元奇虽然没有直斥花石纲,却是引出这事的人。
杨元奇对后世宋朝这些名人也少了当年的好奇,他纯粹就是想看下这个人。在任何一个文士面前他都有自己的自傲,他就是苏轼的关门弟子,这不是他说的,他甚至都不认,他认为自己是苏轼最亲近的晚辈,但这是整个士子集团默认的事实。说实话,杨元奇对李纲的感觉也就是一个年轻的寻常士大夫而已。
杨元奇没去宿舍,而是在武学直接出了个公文过去,简单的几条规矩,一个是作息时间,一个是如有私斗,不论对错直接逐出开封。都是来参加武举的,要是大家不在意这事才怪,难道就为了来开封旅游?!只是,杨元奇没想到他后来会为这个事情后悔,因为那里有些人他一直梦想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