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刘混康的杨家庄(1 / 2)
杨家庄。
林灵素搀扶着刘混康漫步在田间,刘混康非常开心,一来她陪着他扶着他,一来他逛这个小小的庄子内心越来越懂林灵素的选择。
杨家庄现在人丁稀薄谈不上热闹,刘混康却感觉到了希望,他没有力气去寻觅这里的风水,只是杨家庄的布局和里面的家具摆放,他隐隐感受到住在这个院子里面人与人之间的和气。
亭台也好,园内门庭也罢,房间也好,摆设也罢,很多时候是能展现出曾经住在这里的人的生活状态。
刘混康问林灵素:“天波杨府也是如此?”
林灵素脸色浮现出神往:“天波杨府多了点肃穆,不过杨家别院比这里更为沁人心扉。那里后面的庭院还是我改造的呢。”要不是虑着孟婵的身份,也有她的身份,那里会更加让人肆意吧,不过这样也好,这么大的家族总得有点规矩。
刘混康“哦!”转头认真看着不远处的杨家庄。
林灵素一声“父亲!”刘混康微笑闭眼。
杨元奇和李清照枕着落霞而归,远处,一个老道士耷拉在一个年轻道士身上,阳光下影子拉得很长!刘混康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他最后真的很幸运!
……
皇宫,赵佶在看几个折子。
……
祈福观住持林灵素的折子。
朝闻道夕死可矣,贫道有幸遇东归刘混康仙师,感念自身问道刘仙师。刘仙师答于:“何必度自身,度他人也是自度!”贫道有幸西北与横山族结缘,现在却安于开封安逸,不安。今辞祈福观住持,北上横山度己,忘官家勿挂怀。刘仙师遗言“以火焚之,归茅山不扰他人”,贫道不知何为,此言送官家自决!
……
赵佶问
道士答:“林道长留下此折已然北去!”
赵佶问:“你是刘仙师的弟子?”
道士回:“徒孙!刘仙师离开时候,林道长就在身侧。林道长说此遗言,道他非茅山中人,将此言留给官家就好。官家对刘仙师甚为敬重,自有安排。”
赵佶叹:“他们倒也惺惺相惜,却是一亡一走,我均不能见啊!”
道士答:“林道长对这番论道非常珍惜,终有回来之时!”
赵佶点头:“仙师想归茅山又不愿扰人,想以火焚之,这个不好。我遣人以金丝楠木棺之,送归茅山吧。不过动静小些就好。”
道士跪首:“官家此举大善,小道不敢代茅山谢,当归山后当禀明师长,谢官家维护!”
赵佶哈哈摇手,做个好人心情就是好!
……
天波杨府开国男杨元奇的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