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定格历史(2 / 2)
李清照哎:“你们男人这个德行不好,不对,是文人墨客这点太虚伪,就算打个你死我活,表面还要相互客气。表里不一的!”
杨元奇说:“那叫风度!”
李清照嗤之以鼻:“老头子曾经对蔡卞蔡大人很欣赏哩,只是理念过于相左,最后……”
杨元奇道:“老头子这种人到哪里都是挨揍,谁让他不努力爬上去!”苏轼到哪里都被人惦记打压,不就是上位者喜欢他极有可能重用,甚至危机人臣。哪怕苏轼看破也没用,不是你说不争就不争的。刚刚就在周公庙“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谁知道你是不是装的!
李清照频频点头:“所以杨家必须有盐定路,做个土霸王也不错!不会有四处奔波之苦!”
杨元奇回:“那是!”这个回答很丧气,杨元奇觉得奔波之苦也没少啊,非居无定所倒是真的。
……
蔡卞曾知枢密院,蔡京则是尚书左仆射,兄弟二人同一时段主持两府,这在整个大宋朝唯此一例。蔡卞对童贯非常厌恶,反对蔡京启用童贯,加上其他政事两人意见相左,被蔡京诋毁贬谪出京。这和政治理念没有关联,蔡卞虽是弟弟,在资历上却是老于蔡京的,章惇时代就是政事堂副相,时间还不短。蔡京对权力的欲望决定容不得蔡卞,政事堂上有蔡卞,他的首相都不安稳。蔡卞有个极重的声望,那本新党编制的史书是在他牵头下成型的,这可是从思想方针上奠定新党的历史地位。
被贬谪的蔡卞作为新党中坚,待遇不会差,哪怕出知地方都是河南府洛阳这种西京,后来蔡京起伏,蔡卞也境遇不同,调回开封。曾为文殿学士,拜昭庆军节度使,入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累迁镇东军节度使。从官职上来说,蔡卞亦然非常好,但没有任职有权柄的差使,贵而无权!童贯的开府仪同三司可是知枢密院兼领陕西制置使,权势熏天。蔡卞的政治生涯其实已落幕。
……
洛阳,杨元奇和林黛都来过几次,李清照却是不曾待过,还是林黛这个四处游方的人带着两个人游玩,当时杨元奇在洛阳毕竟有职务在身。
洛阳不但有以“文”谥号做总结的周公旦,还有“文惠”的狄仁杰,其墓地就在白马寺旁边。就历史底蕴,它其实强于开封。白马寺旁有个很重要的地方,洛阳碑林(可以以西安碑林为想象),洛阳碑林石碑荟萃了前朝着名书法家的手迹,在赵佶一朝更是人流旺盛,赵佶本人就是书法大家,朝堂各个大佬均是如此。蔡卞一样是此道大家,碑林怎么都有点捧赵佶的意思。石碑中就有赵佶的书法。杨元奇到这里有点汗颜,他这手鸡爪字实在上不得台面。
李清照一直偷笑,林姐姐也是蠢得有趣,这是把相公带来这里打脸么。杨元奇挂不住脸面,说道:“起码杨元奇这三个字就没人能超越我。”
李清照这下咯咯笑了:“你要是把大江东去浪淘尽抄上去,然后署名。指不准将来都骂你抄袭老头子的词不要脸,自己还真敢写上。”就这字真的配不上那词。杨元奇怒啊,回去得好好教育林黛这个小娘皮!
……
史载:洛阳碑林“杨元奇到此一游”实为真迹,至于当时到此一游这四个字写得如此工整,盖心诚所致!(关于杨元奇的字,历史讳言莫深,掩耳盗铃也不过如此!)
……
“到此一游”杨元奇练了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