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事难办(2 / 2)
李格非说:“必须一步一步来,这不光涉及天波杨府给横山族的印象,也会影响鄜延路甚至麟府路的看法。”
杨元奇道:“尽量靠近山的北侧。”横山南侧是大宋,北侧却因着有西夏夏州的统治,大宋管辖非常松散。
李格非点头:“军事上事我不清楚,提醒鲁智深他们,要考虑西夏的干涉,做到有备无患。”
杨元奇点头,一旦治理司愿意支撑此事,那所谓横山族的反应不会是大事,治理司对横山各寨的管辖方式有一整套方案,消除成见这么点事他们搞得定。杨家军进入中麓真正忧心的不是横山族本身,而是隔壁几路和西夏。
……
回到院子,这里已经收拾妥当,潘金莲、李清照和杨垣莉几个一起出去了。
杨元奇思虑杨家这事的影响,麟府路隔得有点远,对此事反响不会大,鄜延路却不得不考虑,杨元奇这个动作本已有点擦边,这和他和刘延庆去年谈的多少有点不相符。杨元奇有没有具体差使,他的举动都能代表杨家。盐定路和鄜延路关于辖区的划分,对杨家是有效的。横山中麓重要的寨子往往就是节点,这实则是会影响到鄜延路的整体防御,这不是杨元奇说什么有用的,这官司打到中枢盐定路一样会输。
李格非建议尽量定到北侧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观点杨元奇又不敢完全采纳,这意味着北面的寨子需要鄜延路,除非盐定路东进很顺畅。这点做不到,这和管辖都无关,这是地势决定的。横山山脉成为天然分界点不就是山势起伏,道路曲折,本就是需要各个寨子分散屯兵屯粮。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控制洪州,一旦把寨子放在横山北侧,意味着洪州的位置对于杨家变得极其重要,那些寨子需要洪州作为支撑点。
杨元奇思虑再三,还是自我否决,杨家在盐定路范围怎么折腾,只要找到律法依据,中枢都能容忍。要是把主意打到洪州,这不是处理他杨元奇,而是追究盐定路经略使杨兴武的责任,这才是真正的将门跋扈。杨元奇无奈叹气,只要杨家对横山中麓用兵,不管什么形式,这事不仅是羁縻寨的事,还得他老爹同意。这不是先斩后奏和掩耳盗铃能糊弄过去的。
……
王氏要杨元奇夫妇几个一起用晚宴,很精致。在杨垣莉嫁进李家后,对银子的使用要“大气”得多。宅子的建造有一部分银子是从定边杨家转过去的,杨垣莉又准备充足,省出来的银子很自然用在改善生活。杨元奇从不认为应该过清苦的生活,凡是有度就行。
李格非所有朝廷官职都已免去,他也不会再接受任职,他在杨家拿到的不过是大掌柜的俸禄,哪怕加上定安学府的一些教授费,银子也并不多。李格非治家极严,要不是有杨垣莉这门亲事,杨元奇实在不知道这个老丈人怎么支撑下来,要知道,在李格非看来,李清照的是老杨家的,不是老李家的。
李清照做的最多的就是院子大部分出自她手,这也是李家唯一愿意接受的,自己的女儿来打点这个院子,说得过去,这笔费用李家没有提起。
王氏对杨家满意,就是双方保持一定的度,这种度意味着尊敬,杨家对李清照极其亲昵,这不是杨元奇一个人,而是整个家族,李清照毕竟从小和杨家人都熟悉,王氏这个继母和李格非要做的就是维系某种距离,这种距离会产生尊敬。事实上,杨兴武和陈氏对老李家态度就很诚恳,这点连潘家都做不到,他们两家关系更加紧密,曾经一起捞钱怎么会不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