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七百八十七章 牵制

第七百八十七章 牵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于谦停下脚步,双眼紧闭。

片刻后,才给出自己的答复。

“回禀陛下,微臣的答案一如既往。”

“败了就是败了,赢了就是赢了。”

“如果因为失败者死得壮烈,就给予失败者荣耀与奖励,那么成功者又该如何安置?”

“每逢战事,难道文武官员都会认为,自己即使失败了也无妨,只要表现得英勇即可?”

于谦的回答堪称犀利。

换成的朱祁镇,他绝不可能这样直白地回答。

只有朱祁钰,具备千古明君的潜质,能够容忍逆耳忠言。

不然,仅凭这几句话,于谦很可能就被皇帝推出去斩首!

朱祁钰深深叹息了一声。

他是军人,对那些被坑杀在战场上的勇士有着深切的共鸣。

如果可能的话,朱祁钰真想为这些勇士。追认他们为烈士,追认他们为勇士。

作为个人,朱祁钰可以这样做。

但作为皇帝,他必须以大局为重。

失败必须严惩,胜利必须嘉奖。

这是朱祁钰自从穿越以来一直坚持的原则,也是他始终坚守的底线。

他怎能为了内心的那份同情,破坏这条底线呢?

今天,皇帝可以为一群壮烈牺牲的勇士树立榜样。

那明天呢?后天呢?

一旦防线被突破,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旦开了先例,不用太久,特殊政策就会演变为常规制度。

朱祁钰深知其中的危害,只能叹息,随后说道:“将士们战死沙场,英勇无畏,令人痛心。”

“他们的家人,必须得到妥善安置,应给予的抚恤,一分也不能少。”

于谦这次没有再反对。

皇帝这样做,有助于凝聚人心,且不会有任何负面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利大于弊之举,于谦怎么会反对呢?

他的反对皆是有理有据,是为了大明的利益,而非为了反对而反对。

两人继续前行。

于谦缓缓讲述一路上目睹的惨景。

战场上尸横遍野,冤魂满天,家家户户挂孝布,街道上哀声四起。

不知有多少家庭,因朱祁镇的愚昧与顽固而分崩离析。

战争对一个王朝的影响,开始显现。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冰山的主体隐藏在水面之下,不易察觉,但一直发挥着作用。

朱祁钰缓缓呼出一口气,避开这个话题,转而问道:“于少保,朕打算让杨王返回宣府。”

“边防重地不能无人镇守,有杨王协助你,接下来推行农庄法也会顺利许多。”

杨洪至今仍留在京城,这既是他的选择,也是京城文武官员希望他留下的原因。

为何?

试想一下,杨洪来时,带了自己的军队。

京城十几万大军中,很大一部分是杨洪的人。

他们吃他的粮,喝他的水,用他的资源,只听他一人指挥。

有这样一支军队存在,杨洪只要留在京城,就能牵制于谦。

即使于谦想有所行动,也必须先过杨洪这一关。

朱祁钰不在意这些,他愿意相信于谦,因此更关注杨洪回去的好处,而非弊端。

于谦心中微微触动,以他的智慧怎会看不出陛下的深意?

“信任,还是彻底的信任!”

“无条件,毫无保留的信任!”

遇到这样的君主,夫复何求?

敢问历史上,哪位大臣能受到如此信任?

于谦深吸一口气,认真回答道:“陛下此举,利大于弊。”

“让杨洪回到宣府,不仅对接下来的农庄法实施有帮助,还能守住关键位置,将外敌挡在国门之外。”

“陛下,瓦刺此次南下,遭受了重大打击。”

“朝廷内外的文武大臣都认为,经过这次重创,他们至少几十年内无法恢复。”

“微臣认为,他们说得对,几十年内,瓦刺确实恢复不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瓦刺不会再次南下。”

于谦对北方草原的情况非常了解。

他清楚草原的冬天有多么寒冷。

吃了这么大亏之后,瓦剌内部更是成了两派势力,几乎到了四分五裂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瓦剌即便还未完全恢复,依然有可能再次大举南下。

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陷入绝境!

只能通过南下侵扰大明,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冲突,才能避免崩溃。

“此外,瓦剌极度贫困,今年的冬天尤其寒冷。”

“他们想要熬过这个冬天非常困难,如果不掠夺大明,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被饿死或冻死。”

“所以微臣认为,他们可能会再次南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