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从始至终都没有透露自己的身(2 / 2)
朱祁镇在正统十四年时,很少宣判,导致这种刑罚竟然最多被用来随意处罚朝廷大臣,而不是惩治民间恶人,原因就在于此。
哪怕他闭着眼睛盖章,宣判一个普通百姓,也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
与其花时间在宣判别人上,朱祁镇宁愿把时间花在后宫三千佳丽身上。
相比之下,朱钰却是一个极端,每一份案的卷宗,他都会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
遇到任何疑问,他都不会放过,一定要追根溯源,查个明白,才肯最终签字批准。
就是为了防止冤假错案,避免杀掉不该杀的人。
有时候朱钰在看卷宗时,发现有些地方看不懂,还会叫来大理寺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让他们详细讲解。
绝不会不懂装懂,误国误民。
事实上,在处理这类行为举止上,朱钰一贯都是这样做的。
礼贤下士,求才若渴,没有架子,懂得尊重专业人才。
这在普通人身上,是基本的道德操守之一。但在皇帝身上,却是一种极其难得的宝贵品质。
难怪外界一直传言,当今这位天子,颇有千古明君的风范,有他带领之下,大明必将再次成为那个日不落、永耀千秋的大明!
朱钰的所作所为,确实配得上这些看似夸张的流言蜚语。
“以上,便是这段时间工作的总结。”
“按照陛下的意思,整理成册,微臣先放在这了。”
“等陛下处理完,让成敬大珰通知微臣即可,微臣会尽快来取。”
朱钰看着放在面前的厚厚一册文书,眉头微微皱起,点了点头。
又开始头疼了啊。
完成常规的汇报工作后,卢忠犹豫片刻,忽然单膝跪地说道:“陛下,微臣失职,还请陛下惩罚。”
“哦?”朱钰皱起的眉头松开,似笑非笑地道:“哪里失职了?”
卢忠回答道:“前段时间,于少保在外推行农庄法,遭遇刺杀,刺客当场被扣下,随后转交锦衣卫,负责追查。”
“我们一路顺藤摸瓜,发现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雇主是谁,他们的联络人,是一位神秘人,通过帮派转交任务给他们,他们并不知道任务来源。”
“这几名刺客,实际上是几个京城内的三流小帮派的头目,在重金下,悍然刺杀于少保。”
“雇佣他们的帮派,锦衣卫已经彻底查了个底朝天,从上到下几百号人,全都抓起来严刑审讯,却始终查不出背后的人是谁。”
卢忠尴尬地说道:“背后之人行事缜密,给了他们三万两白银的报酬,让他们去杀于少保,从始至终都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
“原本,是要这个大帮派亲自出手,但那帮人既想要钱,又不想惹麻烦,于是层层外包……”
朱钰顿时明白了卢忠的意思。
背后操纵一切的人,估计也没想到这一招真能于谦。
他们纯粹是想借此警告于谦,或者,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说不定就成功了呢?
所以,他甚至没有派出自己的手下,而是拿出重金,委托城内的帮派去动手。
结果他们也没料到。
这京城的帮派玩得挺花,拿了钱却不守规矩,自己不出手,一层层外包,最后落到了几个小帮派头目的头上,让他们去送死。
估计所有人都没想到,就这么几个小角色,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竟然真的差点伤到了于少保。
毕竟,于谦与民同乐的作风,实在是太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了。
朱钰沉思片刻,说道:“行吧,这件事不能怪你,这京城三教九流混杂,一个人真想躲起来,想找他,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找不到也是正常的。”
“你这段时间的努力,朕都看在眼里,这件事继续追查就行,别因此自责。”
卢忠原本已经深深低下了头,在他看来,自己这是办事不力,辜负了皇帝的期望。
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宽容,一时间内心百感交集,要说不感动那是骗自己,连忙站起身来。
朱钰问道:“那些银子的来源,查过了吗?”
大明的银子,分为多种类型,每一种都有细微的差别。
就算是私下私自重铸的私银,也能顺着线索找到相应的蛛丝马迹。
卢忠赶紧回答:“从样子来看,不是同一批出厂的银子,应该是多批银子混在一起,全是市银,想要追查流通渠道不算难,但需要时间。”
朱钰点头道:“那就查吧!一路顺藤摸瓜地查下去,查到真正的幕后主使再说。”
随后,在朱钰的好奇追问下,皇帝和锦衣卫指挥使聊起了这次追查的细节。
整个过程真是有趣极了,锦衣卫追查一件事情,就像是在一个乱七八糟的毛线团里,找到最初的那根线头,然后一点一点地摸索过去。
一路上解开一个个打结的地方,等到最后,就找到了。
在这个过程中,朱钰多次听到锦衣卫顺路查出许多令人头疼的事情,还牵扯到了京城那些朝廷正式登记过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