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感染者不会再传染给其他人(1 / 2)
正好现在大家都有空,聚在一起,朱钰也就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学生们听后,纷纷低声议论起来,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答案。
首先,于谦低头沉思片刻,抬头说道:“陛下,若论综合实力,微臣认为杨洪应当是当今大明当之无愧的第一!”
“若论运筹帷幄、掌控全局,微臣只比杨洪稍逊一筹。”
“在管理后勤、调配资源方面,微臣与杨洪不分伯仲。”
“至于与百姓打交道,杨洪以诚待人,深知百姓疾苦,也与微臣不相上下。”
于谦这番话在他看来,相当中肯。
但在其他人看来,这分明是谦虚了。
不过有一点,众人还是认同的。
那就是在综合能力上,杨洪确实比于谦更胜一筹。
石亨这时也点头说道:“在武将方面,杨总兵当之无愧是当今大明第一,毫无争议,无可挑剔!”
旁边的杨俊神情略显尴尬,不管怎么说,杨洪都是他的亲生父亲。无论是夸他还是批评他,都难免有些偏袒的嫌疑。
但经过一番思考后,杨俊还是决定说实话。
“如今大明,我父亲在武将这条路上走得最远,研究得也最深。”
听完几人的话,朱钰对杨洪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石亨、于谦,哪怕是杨俊,都是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人中豪杰。
杨洪竟然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不如他,这到底有多厉害?
可惜当初京城之战,没能亲眼看到杨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采。
杨洪赶来支援的速度已经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但于谦击溃敌军的速度,却更快了一步。
好在,再过两三个月,瓦剌必将大举南下,这可能会是大明近几年来规模最大的几次战役之一。
到那时,杨洪的实力一定会展现得淋漓尽致!
于谦笑着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
“陛下,微臣此次前来,是收到了前线的密信。”
“有夜不收发现,阿噶多尔济正在召集大军,筹备军粮。”
“草原多个部落出现异动,看来,阿噶多尔济是决定站在瓦剌这边了。”
说到正事,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几百个学生,不到片刻之间,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朱钰面色严肃地问道:“脱脱不花、兀哈良那边有什么反应?”
于谦迅速答道:“启禀陛下,脱脱不花向我们送来密信,表示不会跟随瓦剌大举南下,同时希望能扩大贸易规模,用他们饲养的牛羊、战马,换取资源。”
“这件事交给你处理就行,朕放心。”朱钰又问:“那兀哈良又是怎样的态度?”
于谦哈哈一笑,说道:“兀哈良也发来了密信,说自己一向是大明的忠臣。如果我方愿意给钱、提供军粮,他们在关键时刻能给瓦剌来个狠狠的打击!”
众人听了,全都惊得目瞪口呆。
数月之前,这些人还联合在一起,在大明境内烧杀抢掠。
这才过去多久?竟然就反目成仇,甚至明码标价,愿意为了点金银财宝,朝自己的盟友背后捅刀子。
就连朱钰,也被这些草原部落翻脸的速度吓到了。
实际上,这种行为在草原上早已屡见不鲜,三大势力之间,历来如此。
你一刀,我一刀,互相拖后腿,彼此看不顺眼。
土木堡之战,他们能够联合起来,实在是朱祁镇给的压力太大,三大势力都觉得自己要被吞掉。于是只好咬着牙联合在一起,抵抗来自大明的压力。
就这样一群乌合之众,他们自己都没想过能打赢,结果莫名其妙地取得了匪夷所思的大胜。
之后自然是顺理成章,一路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吃得满嘴流油。
最后在京城碰了壁,把自己吃进去的东西都吐了出来,这才在朱钰的允许下,灰溜溜地夹着尾巴逃走了。
朱钰皱眉沉思,向于谦询问意见。
于谦直言道:“这封密信,经过杨总兵,他肯定知道这事。”
“如果杨总兵觉得这事可以做,陛下给予支持就可以,到时候谈条件,就交给微臣来谈。”
“如果这事不行,那就算了。”
于谦笑着说道:“有杨总兵坐镇宣府,这兀哈良爱来不来,来了只是锦上添花,不来也没损失。”
朱钰点头道:“那就按于少保说的处理吧。”
其他众人对此都没有异议。
他们不认为自己比于谦和杨洪加在一起还更聪明。
……
时间转眼来到了五月初。
夜不收频繁传来军报,瓦剌、阿噶多尔济两股势力不断有大动作。
其中,阿噶多尔济率领的军队行动最快,一路来到贾家营六十里外,安营扎寨。
有夜不收冒险去刺探消息,七个人出去,只回来了四个,带回了重要情报:明确阿噶多尔济这次带来了四万五千名青壮,其中两万多人是精锐,剩下的大多是普通部落的人。
粮食和饮水大概够支撑半年多,盔甲、皮甲等装备非常匮乏,尤其是战马,状态极差,个个瘦得皮包骨。
杨洪如同泰山一般,早就调兵遣将,在宣府附近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瓦剌大军来钻!
大战一触即发。
大战好像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