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新君不认可(2 / 2)
而这时的朱祁钰身披战甲,站立于宣武门城墙之上。
月下的铠甲闪着清冷银辉,却没有刺眼光芒,那是朱祁钰早有命令,不许过多使用灯火火把。
站得高处远眺,可以看到外城里百姓住宅一带星星点点的营火光亮。
夜色里,那些微小的火光异常醒目,像是落入尘埃的星辰洒落四方。
西南远处,数百名士兵悄悄牵着战马朝前移动,前方的路线早有人勘察确认过,安全无误。
直到更接近目标时,前方便隐约出现了火光,他们才迅速翻身上马。
蓄势已久的战马在缰绳拉动下猛然起跑,千人千马顿时如潮水涌动,马蹄踏地声如鼓点般层层叠加,最终化成震耳欲聋的轰鸣。
就在众人望见那越来越亮的灯火时,黑夜中忽然有一道微光在一名骑士的身旁闪过。
他立刻察觉异常,几乎同时,耳朵里传来了比心跳更沉重的闷响。
他顿感心跳加快,胸闷气急,战马也猛然向前倾去。
这位经验丰富的老骑兵当即下意识动作——抱头、翻滚,踉跄爬起。可他两腿已经软得支撑不住。
他抬手摸了摸脖子,黏糊糊的一大片,借着月色这才看清自己手心——鲜红中掺着点点银光,那是月光反射出的冷光。
耳朵嗡嗡作响,脑袋昏沉,想不了太多,只能四下乱看。他吓得心头一紧,这才发现自己身边已经是一片狼藉,人仰马翻。
眼前不远,几丈的距离,大地剧烈颤抖,尘土冲天而起,混杂着火光和浓烟,仿佛地面要炸裂开来。
天地模糊,他勉强睁着眼,视线落在远处燃烧的火焰。周围喊杀阵阵,混乱无比,与后方明军大营的安静截然相反。
他努力睁眼,却越来越吃力,眼皮仿佛压了重物。就在这时,飞来的碎石突然击中了他的头部,直接穿透了皮肤,另一边随即溅出鲜血和脑浆。
事实上,视线本就不清晰,此时在明军营帐之后,部队却已悄然准备就位。
远在瞭望塔的士兵盯着黑夜中不断闪现的火光,不由得汗毛倒竖,只觉头皮发凉。
这是神武卫专门打造的凹槽式陷阱雷。两颗地雷之间的绳子两端还设有诱导雷,埋在表层土地中,上面仅遮掩着简单的伪装物。
马蹄一旦触动那根绳子,靠着弹簧与插销的作用,地雷就能被拉出坑位。随后,弹簧击打燧石点燃引信,在骑兵队形后侧突然炸开,从而大大提高力。
更为恐怖的是飞散的弹片。当骑兵队形因为后排爆雷而被迫减速时,弹片接连击打而来,几乎没有活路可逃。
这一次夜袭的敌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爆响之中,还夹杂着战马嘶鸣与士兵哀嚎,空中久久不散。
近千骑兵奋勇冲击,却还未接近营地就已伤亡惨重,几近全军覆没。
此时明军营地没有斥候巡查,并非没有原因——雷区布置错综复杂,即使白天都不易识别,更何况漆黑如墨的夜晚。
惨叫声不绝于耳,未参战的守军个个脊背发寒,尤其是四周一片黑暗,却能听见哭喊不断传来,却不见一人影。
“全体听好!”
主将高礼跨步而出,放声怒吼:
“你们怕不怕!”
这一嗓子顿时惊醒了尚在震惊中的士兵。
彰义门设在宣武门外,属于古时金国中都城范围。
想当年,石敬瑭为取契丹援助,向比自己年少的耶律德光自称“儿皇”,献出燕云十六州。而其中幽州也便是当时的燕州,也就是如今北京的前身。
直到四百三十二年之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一路打到元大都,此地才再度回归中原王朝之手。
成祖朱棣为何执意迁都北京?或许与此也有些关系。
先不去计较某些小人恶意解读的想法,这座千年古城确实被外来民族统治太久了。
“你们身后的,正是蒙古王朝曾经的中都!告诉大家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皇上此刻正守在宣武门内!你们听到的每一阵都是为了减少你们流血牺牲,那是圣人亲自为你们筑起的防线!”
“要是放他们安安过了这道防线,到时候流血哭喊的人就是你们自己!”
“战场上没有慈悲一说,要么杀敌,要么等死,根本没第二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