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选择了立场(2 / 2)
“跟你讲这么多,只因你还姓朱,还是太祖一脉的后人。我还想与你讲讲情分,说讲道义,可惜你始终不明就里。”朱祁钰缓缓坐回皇位,语气平静地说,“给夷王斟上。”
宫女静默不语,又一次提壶倾倒,细细的酒流落入酒杯之中。
不一会儿,她轻步走近殿前,双手举起托盘,将酒杯恭敬地献上。
“我不喝!绝不喝!你是要害死我吗!你这个心肠狠毒的小人!想篡位休想!”朱祁镇一边连连倒退,声音里带着哭腔和怒吼,已然陷入疯癫。
“没错,这就是毒酒。朕不想掩饰,也不会掩饰。不止有酒,外头还备了白绫。”朱祁钰的语气越来越严肃,“朱祁镇,如果你还认自己姓朱,你自己选吧!”
“我不认!我才是皇帝!你这位置抢来的,你违背纲常,你不正当,你是,你篡位!”
朱祁镇怒斥连连,可现实依旧狠狠击打在他的心头。
听到这里,朱祁钰再次起身,视线在文武大臣、将军和身旁太监之间来回巡视,仿佛是要所有人亲证这一刻。
“各位大臣、将士,今日请一同陪夷王饮酒!朱祁镇,上路吧!”
他高高举起手中酒杯,脸上掠过一抹冷笑。
“请夷王上路!”
百官一一同举杯响应,这举动已然说明他们选择了立场。
“请夷王上路!”
汉军大将齐齐怒喝,大殿仿佛也随之颤抖。
“请夷王上路!”
宫女与内侍齐齐伏地,口中整齐一致的话,从奉天殿传出午门外,响彻整座皇宫。
慈宁宫与坤宁宫中那两位女子听到远方传来震天响亮又整齐的呼喊声,不禁身子一颤,心里升起一股不祥的直觉。
朱祁镇呆呆地看着眼前这群举着酒杯的官员,两侧站着的锦衣卫神情肃穆,气势凛然。他又看向低着头,小心翼翼服侍在一旁的太监和宫女。
最后,他的目光定在了那只酒杯上——安静地摆在一名宫女手中的瓷碗,酒面平稳,没有一丝波动。
“谋反”?
真是荒唐!
从前,他曾听过一句老话,“谁得民心,谁得天下。”那时候他根本不在乎,只觉得皇长子的身份注定自己才是皇位的正统继承人,这天下本来就是他的。
直到如今,他才懂了现实是怎么一回事。他抬起头,盯着站在面前那个既熟悉又疏远的人——那个他亲手抚养大的弟弟,他眼角泛起苦笑。
“弟弟做皇帝,挺好!弟弟……当皇上也好!”
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朱祁镇缓缓走到捧杯宫女面前,手微微颤抖地接过那杯酒。
他费力站直身子,端着酒杯微微晃了晃身子,突然大喊一声:“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话音未落,他一仰头,喝了个干净,身体慢慢地往下倾。
不多时,他的身子便重重倒在这奉天殿的地上,不再有半点声息。
正统十四年正月己巳日,朱祁镇过世,按照亲王的仪式被安葬。
奉天殿很快被打扫干净,洒在地上的酒也被清洗一空。
静默了好一会儿,朱祁钰才开口说话:
“以人殉葬的做法太过残忍,也不是老祖宗立下的规制。一个有仁心的君主,不该心安理得地干这样的事情。今天起,朕明文规定,不准再出现任何人殉,无论亲王还是其他人,从今往后这就成为祖制,历代子孙不得更改!”
明太祖有过规定吗?建文帝有禁止吗?
但现在,又有谁站出来斥责那位亲手送走亲哥哥的新帝?
其实,殿上的这些人也都想不到,这个一辈子平庸无为的朱祁镇,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一件事——反而让这位皇帝彻底稳住了皇位。也算是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抹光辉吧。
“退朝。”
一句话轻轻说出,朱祁钰挥挥手,走进了侧殿。
一进门,便冷冷问了一句:“死了没有?”
“回陛下,挣扎了几下,刚才还哼了几声气,如今已经没动静了。”
兴安低着头答道。
其实,酒里面真的有毒?哪会那么快?
一般剧毒入口就会腹痛、呕吐、抽搐、惨状百出。
这次为了保住朱祁镇死前的体面,特意在酒里加入了特制的汤药。喝了这药,他依然意识清醒,慢慢昏沉睡去,最终在毫无痛苦中沉入永夜,临死时也不会有任何难看模样。
进门便冷冷问道:“死了没有?”
“禀陛下,回了三声气,现在……已无呼吸。”
兴安低头回应。
其实酒中哪有那么快发作的毒?寻常之毒,入胃就会引起呕吐、抽搐,场面非常惨状。
为了让朱祁镇体面死去,酒里加了特制的药,这种药可令他神志清明地昏沉入睡,然后毫无痛苦地沉入永远的黑暗中,不会有一丁点丑相露出来。
当然可以,以下是对你提供文本的改写,使用中文白话文,表达原文意思但换了一种说法,并保留文中人名,不加注解:
---
要是真把药喝下去,人还活蹦乱跳地站着,那场面得有多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