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小民逃亡(2 / 2)
路上的行人全都好奇地朝这边看,指着那个大袋子议论纷纷。
陶有道忙得不可开交。
从陶家到国子监讲课,讲完课又去学校教书,接着再到郕王府旁边的院子,每天回家都很晚。
而朱祁钰已经没心思再管热气球的事了。
朝廷上的争论已经开始。
“安定国内、救百姓才是最重要的,远征外族只是下策;汉光武帝关闭关隘拒绝西域,唐太宗不接受康国归附,都是明白根本之道的人;现在百姓饿得吃不上饭,逃的逃,躲的躲,连衣服都穿不齐,只能裹着草席,卖儿女都没人要。希望陛下用和亲的钱,再加上国库的银子,赶紧派使者赈灾,也许还能救活这些灾民。”
户部右侍郎张昭站出来,语气沉重,恳切请求皇上三思。
陈循狠狠看了张昭一眼,心里发苦,没想到是户部的人先跳出来反对。
但陈循没有说话。
六部尚书站在前面,一直沉默不语。
而朱祁钰听完张昭的话,也没有回应,只是摸了摸放在腿边的短枪。
看到这情况,工部右侍郎也站出来,说水师的船保养费太高,沿海经常发生,大明的财政不该花在这类奢侈的事情上。
从头到尾,朱祁钰都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其实很简单,他根本没有说要下西洋,怎么就传成这样了?
吏部郎中李贤上奏:“不允许任何船只下海,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只针对日本一国。日本虽然表面称臣,实际上心怀不轨,一直在沿海布置力量,防备倭寇,所以才断绝往来。如果放开海禁,百姓的禁令无法执行,倭寇就会再次出现,沿海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北方的战事还没结束,沿海又出现了倭寇和海盗的扰。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北方,朝廷才决定实行海禁。
比起皇位的稳固,沿海百姓能不能活下去,根本没人管。
另外还有互市的问题,就像断绝与塞北的贸易一样,明朝的统治者担心技术会外流。
如果草原上也能炼铁造炮,如果倭寇能从民间拿到铁器,那大明就永远不得安宁。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看向吏部尚书王直。
现在,北方短时间内不敢轻举妄动,甚至还在希望明朝不要去招惹他们。
“沿海的百姓没有活路,加上灾荒不断,穷苦的人只好跑到海上当强盗,聚集一帮亡命之徒;一旦海禁太严,他们吃不上饭,就会抢劫沿海村庄,东南诸岛的夷人很多都是我们逃走的人在帮倭寇,各位觉得怎么办?”
朱祁钰收回目光,第一次开口问大家。
上面怎么做,
朱元璋严禁与外藩交往,其实对百姓并没有太多限制,只要你不私自制造三桅以上的违规大船,不带违禁货物出海,不去外国做生意,或者暗中勾结海贼、聚众抢劫,或者做向导抢百姓,正常捕鱼是没问题的。
但问题就在于,有些人打着捕鱼的幌子,偷偷贩卖,也就是的铁器。
虽然多次禁止,但还是管不住,官员们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连下海捕鱼都不让,那老百姓还怎么活?
所以两广、漳州一带,逃到海外谋生的人多得数不清,大多数都去了东南亚。
可是这种事,真的能禁得住吗?
邓茂七从沙县起兵,现在那个地方改名叫什么我忘了,但短时间内沿海各地纷纷响应,两年内占领了二十多座县城,这是为什么?
虽然邓茂七也不是什么好人,只是一个江西来的流民头目。
但不可否认的是,沿海百姓确实苦到了极点。
王振掌权后,福建一带的官场成了公开的秘密,有三分之二的官员都是花钱买来的。
这些官吏大肆剥削百姓,各种名目的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在这种情况下,下西洋之后经济有所恢复,集市上开始出现一些资本主义的萌芽。
商人们和流民交了钱,官员就假装没看见,很快乡村里就出现了各种集市,而这些集市,大多被像邓茂七这样的地头蛇控制着。
后来,就是这个邓茂七,牵制住了明军所谓的六支精锐部队。
这让瓦剌误以为明朝军队不堪一击。
朱祁钰一开口,朝堂立刻安静下来。
谁要是敢说话,接下来等着他的,就是更严厉的海禁政策。
一边是沿海的官员,一边是沿海的百姓,自从皇帝登基以来,最看重的是百姓,而不是那些官绅。
从于谦被派去通州就能看出,皇帝或许还想再查抄几个官绅的家。
“张昭,你来说说,刚才你说的小民饿得逃命,妻儿连衣服都穿不暖,那么沿海的百姓,算不算小民逃亡?”
大臣们都不说话,朱祁钰便决定先拿一个出头的开刀。
张昭低着头,他和邓茂七有个共同点,都是江西人,巧的是陈循也是。
他们离福建很近,来往方便。
“陛下,如果放开海禁,百姓根本拦不住,倭寇会从我们这里得到军需铁器,时间一长,就会养寇成患。”
张昭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朱祁钰拿起手里的东西,另一只手摸着枪管,回答道:“那是以前的事了,如今大明军队已经装备了新式武器,军需铁器也不是老百姓能造的,对咱们没威胁。”
说着,朱祁钰抬手,枪口对准了张昭。
这个动作让满朝文武都惊呆了。
大家都知道朱祁钰手段狠辣,百步穿杨的本事,难不成皇上要在奉天殿?
张昭抬头一看,看到皇上的动作,双腿一软,直接坐到了地上。
“放心,里面没。”
朱祁钰慢慢说道:“你们怕铁器外流,无非是觉得工艺简单,但你们有没有想过,百年前的武器,能比得上百年后的吗?”
“就像我现在手里的这把枪,给你,你能造出来吗?”
这不是胡说,大明的工匠和周边小国的工匠比起来,简直天上地下。
比起铁器外流,人才流失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