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九百二十章 补充内容

第九百二十章 补充内容(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虽然江西不靠海,但因为朝廷里官员多,靠着这个优势,光是卖瓷器就能赚大钱。

解缙、杨士奇这些重臣一直对江西士子格外关照,大力提拔,彼此之间互相帮忙。而士子在考取功名之前,常常得到商人的资助,商人也需要官员帮忙才能进入一些赚钱的行业。

正是这一系列的关系,才让朝廷中有一半的官员是江西人。

其他大臣只能眼睁睁看着江西士子不断上升,却无能为力。

现在机会来了。

河北、山东、天津,甚至辽东,都看到了渤海这块肥肉。

相比起走私,皇室特许的官方贸易更有吸引力,至少不用再被层层盘剥。

周忱看了陈循一眼,两人都是内阁成员,也是江西人。周忱不明白,为什么陈循会同意开放海禁。

只有禁止海禁,不靠海的江西才能得利。

陈循没在意周忱的目光,而是望着皇帝,接着站出来奏道:“陛下仁慈如春,恩泽百姓,天下人都感激陛下的恩德,陛下圣明!”

他的目光随着皇帝的引导看得更远了。

海,是关不住的,江西能做的事,沿海其他地方也能做。

江浙一带,于谦已经崛起,将来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跟上。

而以江西为榜样,抱团取暖的大臣最终会形成按籍贯划分的派系。

到那时,大明朝廷就要陷入无休止的党争。

现在看起来,皇帝退了一步,实际上却狠狠打击了那些涉及走私的官员。

周忱不敢带头反对,因为他天天被皇帝威胁家人,怕连九族都保不住。

你看那文官之首、江西人王直,不也没办法吗?

所以,陈循第一个称赞皇帝,于谦也跟着站出来,王直自然也紧随其后。

看着跪在地上的大臣们,朱祁钰长长地叹了口气,果然,这世上还是靠实力说话。

不过,朱祁钰心里清楚,这事还远没完。

接下来更要谨慎才行。

正如王直所说,如果朱祁钰大肆,南方恐怕又要出乱子,到时候粮食供应不上,北方也难以安宁。

但眼下朱祁钰气势正盛,

太监舒良在退朝时大声喊着。

这个太监是兴安挑选的,经过朱祁钰同意后才被安排在身边伺候的。

兴安生病期间,就是他负责照顾皇上。

之所以选他,一是因为他还算能干,二是朱祁钰喜欢用那些已经死去的人,尤其是夺门之变后被处死的。

舒良跟在皇上身边,低声提醒道:“陛下,皇后册封的事再不准备,就要到元旦了,还有夷王的谥号还没定下来……”

就像一本账本,舒良把皇上没办的事情一件件列出来。

“夷王已经下葬了吗?”

朱祁钰停下脚步问。

“回陛下,是的,虽然按亲王礼下葬,但参加的人不多,德王也在守孝。”

舒良低头回答。

朱祁钰拍了拍额头,这才想起来,难怪朱见深一直没来找他玩,原来是去守孝了。

“给他赐个‘戾’的谥号吧。”

朱祁钰想了想,说:“你去跟杨善说一声,皇后册封就定在十一月初。”

舒良站在原地,弯腰应道:“奴婢领命。”

说完,他就留在宫中,而朱祁钰则去了太医院。

兴安在京城没有宅子,所以在这里养病。

董宿带着一位老人在门口迎接圣驾。

这位老人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刘纯,今年八十六岁,算是高寿了。

“臣等,叩见圣上。”

朱祁钰一下车,太医院的人都排好队跪了下来。

“起来吧。”

朱祁钰点点头,众人分列两旁,朱祁钰带着厂卫走进太医院。

绕过几条路,来到一处小院,兴安就在里面养病。

院子里能看到医生,也就是医学生在照看砂锅。

还没进院子,朱祁钰就闻到了一股药味,味道很难闻。

进了屋子,看到兴安趴在床上,一见到皇上,就开口说:“陛下恕罪,臣有伤不能远迎。”

“没事,感觉怎么样?”

朱祁钰走到床边,此时兴安身上全是药味。

“谢陛下厚爱,有劳董御医,臣感觉好多了。”

明显能看出来,兴安状态好了不少。

“大珰过誉了,这是臣的本分。”

御医是太医,但太医不一定是御医。

医官、医士、医生都可以叫太医,但只有给皇帝和皇室成员看病的,才能称为御医。

要是皇帝喊一声“太医”,对方可能不知道你要找谁,但一喊“御医”,就知道是要治病。

“安心休养吧。”

朱祁钰拍了拍兴安的肩膀说道。

“陛下的恩情,臣不敢忘。”

兴安刚撑起上半身,又被朱祁钰按了回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