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团结一致(1 / 2)
进了建宁府城,百姓一看见当兵的,都吓得发抖,不敢跟当兵的做生意。
可现在看到这些兵,买东西竟然还付钱,这就不同了。
神武卫的规矩很简单:
不准嫖娼,不准扰百姓,买东西必须给钱。
每天归营时间固定,神武卫都是三三两两地出去逛建宁。
他们没有抢钱、抢粮、抢女人的习惯,但在当地人眼里却显得很奇怪。
至于山匪,穿上陈懋给的普通衣服,就和老百姓一样,但神武卫的制服是固定的墨绿色,一眼就能认出来。
南方冬天湿冷,可是市面上的东西却很多。
这里还能吃到青菜,主要是冬苋菜。
过了年之后,集市慢慢热闹起来,乞丐也跟着多了,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总能看到小偷在偷东西。
跟北方相比,这里的买卖更热闹。
方吉以前是山里的强盗,到现在还清楚记得神武卫攻下山寨那天的场景。
士兵们不停地,让山寨里的弓箭手都不敢露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抬出一门小虎蹲炮,对着寨门轰了一炮,整个山寨就投降了。
刚开始,方吉是被编入神武卫的,心里只想保命。
但后来他发现这支部队和其他军队不一样,晚上听交心会,聊起将来的事情,他的想法慢慢发生了变化。
福建刚打完仗,户口都不齐全,范广收编山匪,陈懋当然很高兴。
走在集市上,方吉旁边是老兵郑大海。
他满脸胡子,看起来像北方人那样粗犷,但心思很细,注意到方吉有些不对劲,就拍了拍他的肩膀问:“怎么啦?”
方吉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好久没来集市了。”
人要跟着强者走,方吉这些南方人也要学官话,所以他说话带着口音,还好郑大海能听懂一点。
“城里东西真多,比北边强多了。”
郑大海点点头,接着说:“我还发现,你们这边商人特别多。”
“福建山多,大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干点生意,光种地养不活家里人。”
山匪除了抢村子,就是抢劫商队,有的还跟官府勾结,打击对手。
夷王在位的时候,这种情况更严重了。
“郑大哥,你不买点东西吗?”
跟方吉比起来,郑大海是北方人,按理说应该更爱买东西。
“不买,看看就行,我得省点钱,等退伍回家,也不能空着手回去,家里还有孩子呢。”
神武卫不是军屯兵,而是招募来的士兵,朱祁钰跟他们签的是五年合同,五年后退役就变成普通老百姓,可以回家种地。
正因为这样,神武卫的老兵都很节俭,虽然退伍时能拿到一笔钱,职位越高,拿的钱越多,但在神武卫的时候,吃住都是管着的,所以都想多存点钱。
方吉他们拿到的钱,可比不上神武卫的老兵,大部分是从抢来的山寨里得来的,一部分由范广分掉,剩下的和武器一起送回去,交给军需库。
“那咱们请郑大哥和兄弟们吃顿扁食吧。”
方吉对其他几个山匪说,立刻得到大家的附和:“太好了!”
听方吉这么一说,郑大海也没有推辞,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扁食。
方吉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刚好看到路边有卖扁食的小摊子。
几个人走过去,卖扁食的是对老夫妻,一看到郑大海他们,立刻提高了警惕。
“老哥别紧张,我们是来买扁食的,给钱就行。”
方吉主动开口大声说道。
但光靠方吉这几句话,老夫妻当然不信,头发全白的老头也不敢反抗这些壮汉,只好说:“一碗五文。”
郑大海拿出自己的身份牌说:“我是神武卫,这是我的编号,如果不收钱,你们可以去衙门告状,会有人管。”
经过方吉翻译后,老夫妻一脸困惑,神武卫是什么?不都是当兵的吗?
但郑大海的举动让他们有点相信,看起来像个大官。至于那歪歪扭扭的编号,别人也看不懂,记不住,而郑大海只是习惯这么做罢了。
“那就这样吧。”
老头挺起脖子说道,然后从竹筐里拿出扁食,放进陶锅里煮。
旁边的老太太手很灵巧,用一根筷子就能很快包好扁食。
郑大海看了几眼,然后带着方吉找了个地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