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九百八十五章 整理档案

第九百八十五章 整理档案(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老人的目光落在罗顺身后的人身上,皱着眉头不解。

士兵听了这话愣了一下,然后摘下头盔,露出头顶的短发和两边的长鬓,指着自己的头说:“老人家,我也是夷人。”

这下子把老人吓了一跳,赶紧跪下说:“军爷饶命,军爷饶命,小民失言,军爷别怪。”

可膝盖还没着地,就被士兵拉了起来。

“别这样,这是我们的错,我们该受罚。”

士兵认真地看着老人,接着说:“我是俘虏营的,本来是南下抢东西的,是圣人让我明白,我们本是一家人,何必自相残杀。”

这下,老人彻底懵了。

他不敢相信地看着士兵,原本还有点晕的脑袋,更晕了。

看着不知说什么的老人,士兵笑着说:“老人家,快回去休息吧,有需要直接叫我就行。”

等老人回了屋子,巴雅尔才叹了口气。

灰蒙蒙的天空,雨停了。

巴雅尔踩着泥路,打了个哈欠,该轮班了。

这种小事,在大宁到处都能看见。

因为俘虏营主动跟着罗顺进了城,所以大部分工作都得他们配合。

城墙和城门的守兵也换成了俘虏营的人,换句话说,整个大宁现在已经掌控在俘虏营手里了。

俘虏营里很多人跟巴雅尔想法一样,觉得这是在赎罪。

他们从书上读到的历史是,蚩尤和轩辕原本是三兄弟,后来闹翻了。

现在,是时候回到华夏了。

这个故事被当作历史讲,是大明至尊说的。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俘虏营里很多人是相信的。

人总得把怒气发泄出来,不然压久了会出问题。

所以,俘虏营的人对花当这种大头目特别憎恨,因为正是这些人的后代害了他们。

这很正常。

回去休息的路上,巴雅尔能听到百姓家里传来的咳嗽声。

他自己也挺害怕,毕竟谁不怕瘟疫呢。

如果是在草原上,这些人早就被扔掉,烧掉献给天神了。

游牧民族经常迁徙,在对付传染病这方面,比中原人简单直接。

实在不行就投降,向中原王朝称臣,等缓过劲儿再南下抢东西。

这些事确实是历史,但受苦的永远是中原王朝。

巴雅尔回到城墙下的营地,立刻有人给他端来一碗姜汤,说:“辛苦了。”

这种互相帮忙的感觉,在草原上很少见。

春天的雨停了,土地不再湿润。

本该热闹的大宁街道,如今空无一人。

士兵们来回跑动,向上级汇报各自区域的情况。

城内营地旁边,收集来的砂锅被洗得干干净净,放上药材,整夜都在熬药。

空气中弥漫着药汤的苦味。

城里每户人家门口都挂着不同颜色的布条,表示屋里有不同病情的人。

士兵们根据布条送去不同的药汤,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喝点姜汤。

有钱人家不缺这些,但城里的郎中都被征用了,他们也走不了。最重要的是,之前嚷着要出城的人都被烧死了。

他们不是傻子,自然知道不能惹军队的麻烦。

只是,他们不明白,军队什么时候开始干这种事了?

再说,如果军队真的为百姓着想,为什么还要动手?

硬的不行,那就软的来。

所谓吃人嘴短,一些富户大方地送来了肉,说是犒劳士兵。

一开始,俘虏营的异族人还搞不懂,结果收到的肉很快出现在罗顺面前。

“既然好意,那就不必了,送回去,我们不缺。”

罗顺摆摆手说道。

军队的物资由军需处统一负责,不允许私自接受百姓送来的任何东西。

这个道理很简单,除了军粮是官家发的,必须统一分配外,还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如果小贪不及时制止,就会变成大贪。罗顺他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俘虏营的士兵第一次有人给他们送饭,还是挺高兴的。

有个人走到罗顺身边说:“那些富户平时可没这么大方,肯定是想混出城。”

罗顺望着夕阳说:“看结果不看动机,只要他们不挑动百姓情绪,爱怎么弄就怎么弄。”

听了这话,黄昏笑着说:“倒是李副队,眼力真准,一下子就看出不对劲了,我在城里都没发现瘟疫。”

“那是他当局者迷,再说狗蛋一直留意这方面,比较警觉罢了。”

罗顺拍了拍旁边的李狗蛋,说:“作为副班,他可是很尽责的。”

“不敢不敢,还得继续学习,俺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李狗蛋赶紧摆手说。

“老朽还有事,就不多留了。”

黄昏拿起瓷碗,说完就急匆匆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