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慈祥的笑容(2 / 2)
按照明朝的规矩,家里唯一的儿子不能当上门女婿,除非是特别穷的家庭。
所以像那些王公贵族的世子突然变成赘婿的事,在明朝根本不可能发生。
陈凝香这么出色,如果她不降低身份,很难找到合适的丈夫。
“皇后娘娘抬举,凝香现在还没谈情说爱。”
她低着头,心里怎么会不清楚呢?
“大姑娘有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但世俗的看法和闲话,终究还是得家族来承受,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汪招娣神情轻松,想了一会儿又说:“也不知道陛下是帮了你,还是害了你。”
陈凝香听了赶紧说:“陛下肯定是帮了凝香,如果不是陛下,凝香都不知道女子也能有这么大的作为。”
“那就好。”
汪招娣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一丝骄傲。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陈凝香还要去见于谦,就先告辞离开了。
坐在石凳上的汪招娣看着陈凝香的背影,小声说道:“到底是尚书家的女儿,就算是皇家也不能强求,只能让惠茹妹妹多费心了。”
皇后似乎也在想着什么,脸微微红了。
另一边,陈凝香并没有直接去找于谦,因为不管是兵部衙门还是于谦的府邸,以她的身份都不方便去拜访,所以她先回了一趟陈家。
陈循得知女儿回来后,立刻从书房走了出来。
看着陈凝香,陈循把担心藏了起来。一个女孩子晚上不回家,哪个父母不担心?
“回来了?”
陈循双手背在身后,装作随意地问。
“女儿见过父亲,最近厂里一直在赶工,让父亲担心了。”
她知道父亲一定是特意来问的。
“忙完了?”
陈循忍着没笑出声,问道。
“嗯,女儿去找了陛下,陛下说样品还可以,不过还需要于尚书同意。”
她主动把行程说出来,是为了不让父亲多想。
父女之间没什么好隐瞒的,她做的事情不需要偷偷摸摸,那是小人的做法。
“跟为父详细说说。”
陈循摸着胡子,转身往书房走。
陈凝香也跟着他进了书房。
到了书房,陈循坐在书桌后面,让陈凝香坐到桌前。
关于制衣坊要接军装的事,陈循也知道一点,但他没想到这事竟是女儿一个人在负责。
“于尚书那边,我自会去送拜帖,到时候你就能去见他了。”
陈循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接着说:“想必于尚书还不知道这事是你在管,到时候你要讲清楚,别让于尚书误会了。”
制衣坊背后有圣人撑着,陈循原本以为是圣人在背后操办,于谦大概也是这么想的。
他看着女儿,心里有些纠结,但了解女儿的性格,知道现在劝她已经没用了。
“女儿多谢父亲。”
陈凝香笑着说道:“最近京城来了不少大商人,都想分一杯羹,制衣坊外面经常有人打听,我也算是借了点关系的光。”
“能用好关系,也是一种本事。”
陈循皱着眉头,明白女儿是在自嘲,心里也有点不痛快,说道:“当初瓦剌兵打到城下,他们都跑光了,现在看见京城恢复了,又跑回来,要是当初留在京城,这碗饭还能轮得到他们吗?”
当初能离开京城的,大多是富贵人家,小户人家走不开,结果反倒在战后占了先机,光是租房子都能赚不少。
再加上那些以前不起眼的小商人,亲眼看到西城的发展,边看边学,只要不过分,也没人拦着他们。
所以现在这些大商家进来,就得靠关系才能站稳脚跟。
天子脚下,以前那种强买强卖的事,现在没人敢干了,王振当权时,打通关系很容易。
新起来的商人们也不好惹,当初御史安抚百姓,有些人慢慢就混熟了,更何况兵马司的人一直在巡逻,有想法的人都早就打好基础了。
豪商和新贵之间的争斗,陈循并没有偏向哪一方,圣人的态度就是他的态度。
那些靠着王公贵族背景的人,也不敢提自己背后的靠山,你看孔家都被抄了,胡濙全家都死了,谁还敢仗势?
当然,最重要的是,大头都掌握在圣人手里,西城已经隐隐有成为商业龙头的趋势,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从来没有过的。
听完陈循的话,陈凝香点点头,接着说起要扩展到天津的计划。
“这是你自己决定的?”
陈循有点不敢相信,如果是圣人在背后支持,那还说得通,但现在圣人根本没空管这些。
“当然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