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进行救助(2 / 2)
速度很快,方式也很方便,以至于现在还在清理户部的旧账。
这事陈循没说出来,但在审查自己的账目时,让他有了建立新部门的想法。
“陛下太谦虚了。”
陈循抿了抿嘴说道。
“这不是你提的税政吗?你的就是你的,朕有没有想到又有什么关系?”
朱祁钰微微一笑,说:“陈爱卿,你也知道,学校里的学生不会去考科举,所以都是从当小官做起。你这个税法要推行,至少还得等几年。”
“臣明白,跟陛下谈过之后,臣也想到很多不足之处,一定会更加努力,不断改革。”
陈循立刻跪下磕头。
“好了,你想要什么赏赐?”朱祁钰满意地看着陈循,心想像这种有功之臣,以前都是赏房、地、钱,再给个虚职,所以他先问一问。
“陛下,臣想让臣的儿子陈英去湖广当个小官。”陈循低着头,直接说道。
在别人看来,让儿子去湖广,跟发配差不多,但陈循看准了机会,他早就做好了安排。
“当个小官?”朱祁钰皱了皱眉,靠在椅背上说:“行,让他当个县主簿吧。”
县主簿是副官,相当于书记,正九品。
湖广是刚开发的地方,人手不够,不是流放,如果是个清白的官员,那里机会多得很,只是别人不知道皇帝的真实想法,还以为那是个惩罚的地方。
陈英曾经犯过事,还因此丢了一条胳膊,断了科举的路。
而陈循知道,以后科举会慢慢不重要,圣人开始重视学校,让学生成为小吏,将来从基层上来的人会越来越多,那时候大家才会明白,时代变了。
掌握信息差的陈循,用这个优势很正常,朱祁钰也不会一下子把他干掉。
“谢陛下。”陈循重重磕了个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不管多大都是,剩下的就看陈英自己能不能抓住机会了。
“等税法见效后再赏你。”朱祁钰接着说,“起来吧,大明的财神爷可别磕坏了。”
“哪比得上陛下。”陈循站起来笑了笑,自己能有这个主意,真要感谢圣人的推动,没有那些基础,税法根本没法推行,要是硬搞,只能是一团乱。
就在朱祁钰和陈循说话的时候,湖广那边因为季节变化,春雨连绵。
原本以为明军攻势会减弱,但王骥却反其道而行,以苗寨伤害百姓为由,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
山林里,五人一组,每组相隔十丈,每人拿一杆枪,多数由远程射击,像一张网一样扫荡整片山林。
早已在山林里饿得精疲力尽的苗军,不断发出痛苦的叫声。
而明军并没有追击,直接丢下伤员,按照外面的命令如潮水般撤退。这种贯穿伤不会马上死,但在山林里,没有医疗条件,残疾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明军虽然战场上不救伤员,但一旦伤员被带到山林外,他们还是会按人道主义原则进行救助。
这是王骥在军部会议上决定的新策略。
苗军内部,伤亡人数不断上升,卡沙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明军展现出的战斗力远超预期,就算卡沙高估了,也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对手。
以前林地作战一直是明军的弱点,但现在看来,明军可能是为了减少己方伤亡才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战术。
在巨大的压力下,卡沙甚至觉得有人正盯着他的脖子看。
“狡猾的中原人!”
他紧握双拳,感觉权力正从指缝中一点点溜走。
卡沙咬紧牙关,从嘴里挤出一句:
“勇敢的卡沙大人,接下来该怎么办?”
手下将领的脸色也不太好看。明军的远程武器比他们厉害,盔甲也一样。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明军突然变得这么强,以前不管怎么打,至少还能给明军造成点伤害,否则怎么能围住平越卫?
自从王骥来了以后,明军就悄悄变了,就连从贵州招来的士兵,也变得更加勇敢。这不是靠吓唬就能做到的。
这个问题,卡沙没法回答手下的将领,因为战争到现在,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朝廷给湖广免税,还把很多官员流放到那里,这些官员因为有罪在身,为了赎罪,对百姓格外温和,渐渐地,民心开始偏向朝廷。
外面的消息越来越少,让苗军越来越被动。
好像明军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不断施压。
“进军云南!”
卡沙环顾四周,想看看大家的表情,看看他们心里怎么想。
云南总兵官沐斌,原名沐俨,后来是朱祁镇赐名沐斌,佩征南将军印,负责镇守云南。他一上任就立刻向缅甸宣慰使卜剌浪施压,逼他交出思任发,最后将他斩首示众,并把头颅送到京城。
但思任发的儿子思机发逃走了,沐斌也有责任。
所以卡沙觉得,去云南还有机会。
到目前为止,朝廷并没有让沐斌来支援,王骥也没考虑过那边。
听到这话,那些头目没有说话,湖广是他们的老巢,如果去云南,还要面对黔国公,而且人生地不熟,说实话他们并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