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2 / 2)
闻言王宴礼点点头,看着知君转移话题问道:“酒肆筹备的如何了?什么时候开张?”
“快了,还需要个四五天吧!日子还没定,等定下来再告诉你,倒是你,我酒肆的牌匾就交给你了,我要你亲手题字。”
“君儿需要,随时给你准备好。”王宴礼忙道。
闻言知君看了他一眼,既然他态度这么好,就不跟他计较这些小事了。
之后几日知君一边忙着让商队赶赴各州,一边又忙着酒肆的事,而王宴礼也明显比前些日还要忙,他出征的事已经昭告天下,带军离京的日子却没有一起定下。
可知君也知道最多也就一个月,这期间要筹备粮草,调遣军队,除了这些还有先帝的大行礼,这些事都要在他出征之前全部完成。
八月初八这日两家万酿轩同时开业,开业第一日,外城的万酿轩明显要比内城的那家热闹,没办法内城居住的多是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他们都有自己的常用的酒肆,这些情况知君也有御料,所以并没有失望。
她知道不出一个月万酿轩的名字一定会享誉京城,到那时不愁他们不去,毕竟能笼络大梁所有知名酒水的铺子,在京城里独她这一家,毫不夸张,若不是有王宴礼的人运送,只运输这点酒水的费用怕是都要高出这些酒水本身,若是别人做这生意根本做不起来。
倒是外城的万酿轩一开业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京城聚集着来自各州的人,很多人离了家乡后便很难在喝到家乡的酒水,而万酿轩却能让他们喝到家乡的酒。
很多只是去凑热闹的人进去后也惊讶的不行,居然有这么多种酒水,他们从前去酒坊最多也就三五种酒,都是一样的酿造手法,酒的香味也是一样的,只是价高价低的区别。
可这里不同,这里的酒闻上去就各有千秋,明显不是一个地方的酒。
“杏花酒,这里居然有杏花酒,这是我家乡的酒,在京城这么多年我从来没见过这酒,多少年都没喝上了,小二给我来两坛这个。”一个圆脸客商指着一坛酒高兴道。
“确实难得遇到有这么多名酒的酒肆,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去过大梁的各州各地,我认识的酒这里都有,而且还有几种我居然都不认识,想来还是我没喝道过的,今日一定都买来尝一尝,以后我们不出京城也能喝到各州的名酒,这可太好了!”一个个子不高,身穿锦袍的老者也笑着道。
“确实如此,这里还有我知交好友爱喝的酒,我今日正好要去他家,也给我来两坛带去让他惊喜惊喜,他一定想不到京城会有这酒。”
接着便是一传十十传百,下午来的客人比上午刚开业时的人还多。
又过了两日,万酿轩的名号便已经享誉京城,这还是在国丧期间,虽然很多世家子弟不敢在外饮酒,可也不影响他们买酒回家喝啊!
这种情况下,万酿轩的生意一日一日更好,就连内城的那家万酿轩生意也好了不少,自然来买酒的都是各家的仆人,虽然不知道这酒到底卖给了谁家,可能住在内城的人家都是这京城中最有权势的人家。
这些人家以后的各种宴席需要的酒量不是一笔小数目,也是外城这家铺子不能比的,所以这也是她第一家铺子就选在内城的原因。
万酿轩的生意慢慢也步入了正轨,知君便放手让底下的人去做,她也开始筹划要如何才能在不让王家知晓的情况下离开京城。
她只能在王宴礼离京之后离开,而且还得让祖母他们同意才行,他不在京城,她若是在提出离京,以王家祖母的聪明不难猜出她是去寻他,所以只要能瞒过祖母,王家其他人便不必担心了。
想要瞒过祖母必须要有一个正当理由,可这个关头正当理由也显得不正当了。
想了半天她才想到了苓儿,苓儿他们很快便要回徽州,而徽州在京城以南,正好与他行军的方向相反,她去徽州这样祖母便不会怀疑了吧!
况且有苓儿和王妃她们在,祖母应该也会放心,这么想着很快一个离京计划便在心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