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1184章 省城协调大项目,三学活动告段落

第1184章 省城协调大项目,三学活动告段落(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卧室里的灯光昏黄,洒下柔和的光晕。晓阳侧身躺着,背对着我,肩头随着呼吸微微起伏,但我知道她没睡着。空气里还残留着刚才亲密时的温存气息,却也混进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微妙张力。

我伸手,轻轻揽住她的肩。晓阳没动弹,但身体细微地绷紧了一瞬。

“晓阳?”我低声说道。

“嗯。”她应了一声,声音闷闷的,带着点刚结束时的慵懒,又掺着点别的东西。

我知道那点“别的东西”是什么。静默了几秒,我知道晓阳还是满足了,就决定还是把话摊开来说,绕弯子不是我们之间的相处方式。

“还在想焦杨和钟潇虹的事?”我语气平和,手指在晓阳光滑的肩臂上轻轻抚摸。

她倏地转过身来,面朝着我,眼睛在昏暗光线下显得格外亮,带着点被说中心思的嗔怪,又努力想显得不在意:“我想她们干嘛?我是在想,咱们李大县长现在可是东原的红人,走到哪儿都有人惦记着,三阳开泰?焦杨为了留在东洪,没少找你汇报‘思想’吧?钟潇虹……哼,可是临平县委一枝花,组织部的玫瑰花,精明干练,跟你这个年轻县长站一块儿,指定般配。”

这话里的醋意,挠得人心尖微微发痒又有点无奈。我故意叹了口气,把组织部的安排像汇报工作一样说得更具体些,带着点调侃:“你看你,净胡思乱想。市委组织部原本的初步意向,确实是考虑让临平县委办主任钟潇虹同志交流到东洪任副书记。钟潇虹同志以前在临平县委组织部负责过干部工作,能力是有的。这不,焦杨同志家里确实有特殊困难,老父亲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她本人呢,也……也有些个人实际情况。她找我反映,我呢,觉得情况属实,就本着关心干部的原则,向市委组织部姜艳红部长做了汇报。组织上通盘考虑,这才调整了方案,决定让焦杨同志留在东洪。你说,我这不也是按程序、按情理办事吗?”

晓阳支起胳膊,半撑起身子,丝绸睡裙的吊带滑落些许也浑不在意。她盯着我,嘴角似笑非笑:“哟,了解得这么清楚?现在连人家钟潇虹在临平组织部的情况都清楚?怎么没见你对我工作上的事这么上心过?还‘个人实际情况’?焦杨跟你汇报得可真细致。”

我被晓阳弄得哭笑不得,伸手想把她重新搂进怀里,却被晓阳轻轻拍开。我只好握住她的手,神色认真了些:“晓阳,你这可是冤枉我了。干部调整的事,常委会上都会过,我还能不知道?至于焦杨的具体情况,她不说,我还能去打听女同志的私事?你要是不信,现在就给艳红部长家里打个电话问问?看看最初的人选是不是钟潇虹同志。”

“我才不打!”晓阳抽回手,重新躺下,又背过身去,声音闷在枕头里,“一个焦杨就够我受了,现在又冒出个钟潇虹。我家三傻子就这么招人惦记?成了香饽饽了?”

我知道研究完基本国策,晓阳的气已经消了大半,更多是借着由头撒娇。我凑过去,从后面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间,闻着她身上淡淡的馨香,低声道:“什么香饽饽,在外面绷一天,累得够呛,就想回家抱着媳妇儿。她们再是花也好,笔杆子也罢,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心里装的是谁,你还不知道?”

晓阳的身体软了下来,却还是轻轻哼了一声,手却向后摸索着,精准地在我腰间软肉上不轻不重地掐了一下:“就会说好听的哄我。谁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现在当了县长,应酬多,见的优秀女干部也不少,外面的女人啊,看起来冰清玉洁,实际是什么情况,我是女人比你清楚,他们能上你的床,也能上人家的床。”

我被晓阳掐得吸了口气,顺势抓住她作乱的手,一个翻身将她笼在身下,目光沉沉地看着她眼底那丝坏笑和藏不住的在意:“要不……你亲自检查检查?看看我心里、眼里,到底装的是谁?”

晓阳轻呼一声,脸颊绯红,嘴角却忍不住弯起来。她抬手抵在我胸口,指尖在我身上划动,语气软糯下来,带着点撒娇的意味:“那你可得好好交代……尤其是焦杨,她看你的眼神……反正不一样……”

夜很深了,窗外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远处汽车的汽笛声划破夜空。我们相拥着,呼吸渐渐平稳。晓阳窝在我怀里,略显慵懒,临睡前含糊地在我耳边呢喃,带着浓浓的睡意:“三傻子……你要是敢对不起我……在外面乱来……我可饶不了你……”

我失笑,低头吻了晓阳光洁的额头,将晓阳搂得更紧些:“快睡吧,明天还得起早去省城跑项目呢。心里除了你和工作,哪还有地方装别人。”

她含糊地应了一声,终于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快到九点我们才醒。阳光已经透过窗帘缝隙洒了进来,窗外传来街坊邻居洗漱、打招呼、自行车铃铛的嘈杂声,充满了生活气息。

“都怪你……”晓阳坐在床边,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找拖鞋,嗔怪地瞪了我一眼,“折腾那么晚,差点起不来。”

我正系着衬衫扣子,闻言从镜子里看她,笑道:“也不知道后来是谁不让停……”

晓阳脸一红,抓起手边的枕头就扔过来:“快收拾!一会儿路上该不好了!迟到了二哥二嫂该说了!”她站起身,脚步轻快地走进卫生间洗漱,背影窈窕,心情显然已经雨过天晴。

我们匆匆吃了点东西,钙奶饼干用开水泡了匆匆扒拉了几口。晓阳麻利地收拾好碗筷,拎起她那个黑色手提包:“走吧,给你当司机去。”

晓阳开车技术很好,车况保养得不错。车子驶出市委家属院,汇入早晨的车流。路上不时能看到穿着路政或交警制服的人在设卡检查货车。

晓阳熟练地打着方向盘避开检查点,一边说:“看来最近又在搞联合整治了。这阵风不知道又要刮多久。”她瞥了一眼副驾上的我,“中午二哥晓勇可是帮你约了省农业厅的晏处长,还有办公室的马主任,听说费了不少劲。你要是迟到,二哥面子挂不住,回头二嫂可得念叨你。”

我点点头,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嗯,知道。农机补贴和那个农田水利配套项目,这次得想办法敲定下来。县里财政吃紧,就指望这些专项资金了。再加上于书记这么重视农业机械化……”

晓阳专注地看着前方,超过一辆冒着黑烟的拖拉机:“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肯定准时把你送到。不过话说回来,二哥这次真挺卖力,估计也是二嫂发了话。”

车子在国道上平稳行驶。九十年代初的道路条件一般,但车流量远不如后来那么大。晓阳开得既稳又快,很是泼辣。十一点刚过,我们就看到了省城东泰宾馆那栋不算太高但颇显气派的楼房。

车子刚在宾馆门口停稳,我就看见二哥晓勇和二嫂淑清已经站在门口了。二哥穿着公安的常服,没戴帽子,身姿笔挺。二嫂则是一身藏蓝色西装套裙,显得干练又大气。他们正说着话,目光不时扫向路口,显然是在等我们。

我和晓阳赶紧下车。

“二哥,二嫂!”晓阳快步走上前,亲热地挽住二嫂的胳膊,脸上带着歉意和笑容,“二嫂,等久了吧?路上车多,不敢开太快,紧赶慢赶还是这个点儿才到。”

二嫂俞淑清笑着拍拍晓阳的手,目光温和却自有分寸:“我们也刚到。你们开了几个小时车?。”她说着,视线落在我身上,微微点头。”

我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打招呼:“二嫂,二哥,麻烦你们久等了。”

二哥晓勇给我递了支红塔山,自己嘴里也叼上一支,含糊地说:“没事,我们也刚出来。走吧,客人应该快到了。”他边说边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宾馆大门。

正说着,一辆黄色的“面的”颠簸着停在了宾馆门口。车门哗啦一声拉开,民政厅的焦松处长拎着个公文包,有些匆忙地钻了出来。他一眼看到我们,立刻脸上堆满了笑容,尤其是看到二嫂也在,更是加快脚步上前。

“俞处长,晓勇处长!哎呀,李县长,晓阳,你们都到了!”焦松热情地伸出手,先跟二哥握了握,又转向二嫂,态度恭敬,“俞处长,您好您好!”

我连忙伸手与他相握:“焦处长,您好!还麻烦您跑一趟。”

“李县长太客气了,我也是东洪人嘛!”焦松用力晃着我的手,声音洪亮,“晓勇处长一说,我肯定得来作陪啊!咱们东洪的父母官来了,我必须得来支持工作!”

寒暄间,又一辆黑色轿车平稳地滑到门口。车门打开,下来两位干部模样的人。一位四十多岁,脸色温和,二哥介绍是农业厅办公室的马主任。另一位则年轻不少,约莫三十出头,穿着一件当时挺时髦的棕色皮夹克,下身是牛仔裤,头发梳得整齐,显得很精神,二哥介绍这就是农业厅建管处的晏处长。

二哥李晓勇立刻迎了上去,笑容满面:“晏处长,马主任,欢迎欢迎!”

晏处长笑容可掬,抢先一步握住晓勇的手:“晓勇处长,太客气了,还劳您和俞处长亲自在门口等。”他随即转向二嫂俞淑清,态度明显更加敬重几分,“俞处长,您好!好久不见,您风采依旧啊。”

二嫂得体地微笑与他握手:“晏处长才是大忙人,能请到你不容易啊。”

晏处长笑着道:“这是俞处长在批评我工作汇报少了啊……”

马主任则相对沉默,只是跟着点头握手,话不多。

二哥接着把我介绍给他们:“晏处长,马主任,这位就是我妹夫,东洪县的县长李朝阳。朝阳,这位是农业厅建管处的晏处长,这位是办公室马主任,以前的人事处长,我党校青干班的同学啊。”

我赶紧上前,微微躬身,伸出双手:“晏处长,马主任,您好!我是李朝阳,久仰二位领导大名,今天终于见到了。”

晏处长很给面子地也用双手握住,笑容热情但保持着距离感:“李县长年轻有为啊!东洪县可是咱们省的农业大县,你的担子不轻啊……”他又笑着跟晓阳打了个招呼,显然因为二哥二嫂的关系,对我们也显得很熟络。

马主任则只是简单跟我握了下手,说了声“李县长”,就没了下文。

一行人相互谦让着走进宾馆餐厅的包间。包间装修豪华,铺着地毯,中间是大圆桌,已经摆好了几个精致的凉菜。

落座时又有一番谦让。最终二嫂俞淑清在主位坐下,二哥和晏处长分坐左右,我坐在二哥下首,晓阳挨着我,马主任坐在晏处长另一边,焦松则挨着马主任坐下。

服务员上来倒茶。二哥作为东道主,举杯开场:“今天周末,难得聚在一起。马主任,晏处长,感谢二位赏光。主要是为我妹夫朝阳,他刚主持县里工作,很多方面还需要省厅领导多多支持。大家都是朋友,咱们边吃边聊,随意些。来,我们共同端上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响应。

酒过三巡,菜上五味,气氛渐渐热络起来。我看准时机,向晏处长汇报工作。

“晏处长,马主任,”我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恭敬,“我们东洪是农业县,底子薄,群众盼发展。我们县里经过调研,打算重点推广冬小麦和西瓜的套种模式,这对水肥管理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想争取咱们建管处在项目立项和配套资金上,给予一些支持……”

晏处长拿起热毛巾擦了擦手,沉吟道:“冬小麦套种西瓜?这个模式……听起来有点新意。不过李县长啊,现在的资金管理越来越规范,每一笔钱都要跟着项目走,审计非常严格。项目从申报、论证、立项、实施到验收,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很繁琐啊。而且资金拨付后,后期的绩效考核也得跟上,压力不小。”

我连忙点头:“程序上的要求我们一定严格遵守,该准备的材料、该走的流程,我们县里保证一步不差,绝不给厅里添麻烦。实在是这个项目对调整我们县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太关键了,还望晏处长多支持。”

这时,焦松插话道:“晏处长,马主任,我是东洪人,对我们家乡的情况比较了解。朝阳县长到任后,确实干了很多实事啊,修水库、搞园区,动作很大。咱们农业厅要是能支持一把,这可是造福一方的好事啊!”

二嫂俞淑清适时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分量:“晏处长,朝阳他们确实是想扎实做点事情。基层工作不容易,需要政策支持。你看看,这个事情在程序上还有什么需要协调的?如果需要跟哪位厅领导沟通,您别客气。”

晏处长的态度立刻变得更加积极,他笑着对二嫂说:“俞处长您言重了。既然您和李县长都这么说了,这个事我肯定放在心上。这样,”他转向我,“李县长,你们回去后,尽快组织力量,搞一个详细点的项目报告和实施方案出来,标准就按厅里的要求来。先把材料报到建管处来,我们组织论证一下。只要项目本身科学可行,配套资金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协调。”

我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赶紧举杯:“太感谢晏处长了!您放心,材料我们回去就抓紧准备,尽快报上来!我敬您一杯!”

接着,我又趁机提了农机补贴的事情:“晏处长,还有农机补贴那边……”

晏处长摆摆手,显得很爽快:“那个事好办,有政策。我跟农机站的同志打个招呼,你们按程序申请就行。回头我让具体经办人跟你们县里对接。”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马主任这才点了点头,对我说道:“李县长,到时候让你们县农业局直接跟办公室联系就行。”

我又连忙向马主任敬酒感谢。

这顿饭吃了近两个多小时,气氛融洽,该谈的事情也基本有了眉目。散席后,我们将晏处长和马主任送到宾馆门口。

二嫂对晓阳说:“晓阳,要不陪我去新开的百货大楼逛逛?听说来了不少新样式的夏装。”

晓阳挽着二嫂的胳膊,歉意地对二嫂笑笑:“二嫂,今天恐怕不行了。明天一早市里还要开三学总结大会,张市长市长亲自主持,我得赶回去准备材料。下次,下次一定陪您逛个尽兴。”

晓勇已经帮焦松拦好了一辆“面的”,焦松临上车前,紧紧握着我的手,用力摇了摇,声音带着酒后的热忱:“朝阳县长,不容易啊!为了县里的事,来回奔波,还动用私人关系。东洪群众有你这样的县长,是福气!”

二哥在一旁笑道:“焦处长,光说好听的没用,以后你们民政系统有啥好政策,也得想着点我们朝阳啊。”

焦松连连点头:“那是自然,晓勇处长放心,只要有机会,一定支持!”

送走焦松,二嫂俞淑清又对我叮嘱了几句:“朝阳,今天谈的事情,回去后抓紧落实。项目报告要做得扎实些。于伟正书记提出的三学很不错,这次你们搞的‘民营企业家上讲台’,道方书记做了批示,省委政研室正在研究全省推广的可能。你们东洪的工作,还是很有特色的。”

我恭敬地听着:“谢谢二嫂指点,我们一定努力做好。”

二哥拍了拍我的肩膀,显然对今天的成果也很满意。

没有过多的客套,二哥便开着一辆省公安厅牌照的车一起离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