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一石三鸟(上)(1 / 2)
深夜
李家府邸深处,自午时起,管家便亲命下人封锁了从后门通往李卫书房的小径,严禁任何闲杂人等靠近,连洒扫的仆役也被远远遣开,整条路径寂静得只剩风吹落叶的轻响。
秋夜渐沉,寒意悄无声息地浸透长安的每一处角落,城头墨云低垂,仿佛将整座城池都笼入厚重的墨色之中。
与城外的静谧不同,李府后园的书房内烛火通明,跳跃的烛光透过窗棂,在地面投下那道孤傲的人影,勾勒出室内紧绷的氛围。
一袭暗色斗篷的草原右王苏合推门而入,刚站定便抬手解下斗篷,露出一张轮廓分明、带着草原风霜的脸庞。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室内,没有半句寒暄的客套,径直看向对面端坐的李卫,沉声道:
“李大人此番深夜相邀,总不会只是为了品茗赏月这般清闲事吧?”
李卫神色平静,指尖轻叩桌面,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盏推至苏合面前,声音低沉而笃定:“王爷不辞辛劳亲至,自然是为了两国比斗之事。你要的东西,我早已备好。”
话音落,他俯身从案几下方取出一只雕花木匣,缓缓推到苏合面前。
木匣开启的瞬间,数十页墨迹犹新的密报映入眼帘,页面上密密麻麻的字迹,皆是关于大宣年轻才俊的详尽底细。
苏合伸手拿起几页翻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
国子监棋待诏陈允,三年前以“七星局”名动京师,布局虽精妙却失于求稳,每逢官子阶段常因时限压力自乱阵脚;
翰林院编修张清,当年一首《春江望月》传遍长安,声名鹊起,然其新作《燕歌行》却堆砌辞藻、灵气尽失,显是入翰林院久了,被官场应酬磨去了锋芒;
代国公之子程初刚,枪法得自家传,战场上勇猛过人,唯独左手枪技法生涩,若陷入久战,此破绽必露无疑。
一页页密报看下来,从文人墨客的才思短板到武将子弟的武艺破绽,甚至连朝臣拟定比试题目时的倾向都一一记录在内,足见李卫为收集这些信息耗费了极大的心思。
“王爷要的,都在此处。”
李卫端起茶盏浅啜一口,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