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俄国(1 / 2)
有分析指出,尼古拉的形象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是因为它契合了当代社会对“责任型领导力”的深切期待。在一个信息爆炸、信任稀缺的时代,人们不再迷信头衔与权力,而是渴望看到行动与担当。
而尼古拉用七天的时间证明:真正的权威,不是来自于职位,而是来自于与俄国人同甘共苦的实践。而尼古拉也发现,经过这么多天,自己身先士卒的奋战,给当下的东部军区带来了一股凝聚力。
也让俄国东部军区的良好形象,走进了俄国千家万户。曾经有人在网上这样留言道。“即使会长阁下是在作秀,那么我也希望大家都向他学习。
那些洪水、那些泥土、以及操控挖掘机以及奋战的经过骗不了人。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像他这样的。而且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人这么多不足为奇,那么所有俄国东部军人都这么多,就非常难得。”
不过,此次克拉斯诺达尔洪灾,暴露了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老化、应急管理滞后等问题,但也展现了俄社会在危机面前的强大凝聚力。军民协同作战的模式,在这次救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地居民自发组织志愿者队伍,为官兵送饭、提供住宿;中小学生用零花钱购买饮用水送往一线;医生护士连夜搭建临时诊所……而军队则以其纪律性、组织力和执行力,成为救灾的中坚力量。
尼古拉在日记中写道:“我看到了恐惧,也看到了希望。恐惧来自洪水,希望来自人心。当军人和百姓站在一起时,没有什么灾难是不可战胜的。”
这种军民鱼水情,不仅是战术层面的配合,更是价值观层面的共鸣。它提醒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技术固然重要,但最宝贵的资源,永远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团结。
7月15日,尼古拉率领部队撤离克拉斯诺达尔。临行前,数百名村民自发聚集在村口送别,有人高喊他的名字,有人举起写着“感谢您”的纸牌。一辆老式拖拉机缓缓驶过,车斗里放着一筐新鲜土豆和几条手工编织的围巾——这是村民们能拿出的最朴素的礼物。
此事情结束后,蒲先生提交一份关于《俄国军队救灾法案》,内容规定往后俄国无论遇到什么灾害,紧急部门和当地的部队,需要优先支援。俄军队是俄国人的军队,保护俄国人是第一职务。
此外蒲先生还宣布,由于俄国各级管理人员灾害预警不力、抗洪救灾不力等人员,将会被调查,并且罢免其职位。蒲先生这样说道“作为地方的管理人员,如果不能服务于地方州政,那么就该给别人让让位置。
俄国人选你们出来是干什么的?请某些管理人员一定要警醒。而对于救灾不力的紧急部门,更应该要主动承担责任。”
7月16日的俄国喀山网球公开赛开始前,先是给受灾死去的俄国明众进行默哀三分钟,并且向那些救灾的人员鼓掌。
根据俄国外交部门报道:俄外长拉夫罗夫已经向土耳其提供有关,土战机在徐国被击落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