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哑女的古代生活日志 > 第194章 了解市场

第194章 了解市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因此很多大的寺庙都拥有放贷的能力。

百姓若是有需求,可以拿着自己的东西去做抵押,然后从僧人的手中获取贷款。

牙人之所以给梁崇推荐长生库,一方面是因为达州及营州地区的百姓多信奉佛教,对寺庙和僧人的信任度高。

另一方面,这些牙人不止买卖房屋、田地,也和放贷的机构有合作,带梁崇看房的这个人,恰好就是某间寺庙雇佣的“推销商”。

私营借贷机构的利息比官营的要高,放贷的时间短,还会极大程度的压低抵押物的价格。

但他们的花样多,可以选择以贷转存、行货搭售、加手续费等,乍一看比官营的接待机构更划算。

能借的金额也更高,审批的手续不如官营那么严苛,还有佛教僧人背书,所以还是比较受百姓青睐的。

借贷时,除了能以自己的房屋、田地、首饰、奴婢、牛马等作为抵押物,甚至还可以赌上自己或家人的身家性命,到了期限还不上钱,就会被拉走当奴隶。

梁崇的各种房产以及田地、庄子加起来,倒是也能贷一些钱出来。

但以物抵押贷款并不划算,到了长生库,本来值五两银子的镯子,可能只开价一两。

梁崇所有的身家,用做抵押的话,连半间房都买不到。

再说她也只是看看,没有到非买不可的程度。

在没有绝对的抗风险能力之前,她是不会进行提前消费的。

见状,牙人也只是略微的提了一嘴,梁崇在看房之前就已经跟他说过了,现在只是大致的了解一下,不确定要不要买。

看完房,牙人又带着梁崇去达州周边的村子看了看庄子。

梁崇毕竟是外地人,又是个女性,谢湍意不太放心,还特意带了礼物上门,请曹姨陪她一起去。

离考试没剩几天,考生大部分都已经来了,曹姨手头上的房子都已经租了出去,最近倒是没什么要忙的,而且她也想去看看行情。

不过曹姨得负责儿媳每天的饭食,还要和儿媳知会一声。

她儿媳是个绣娘,叫做郭贞儿,梁崇见过几次,是个和善且有些内敛的女人。

手上有很明显的针线磨损的痕迹,笑起来总是很羞涩,和曹姨泼辣的性格一点不像。

所谓一物降一物,贞儿嫂子虽然性格温吞内敛,但曹姨无论大小事务都会询问她的意见,也多以她的意见为主。

一听梁崇要去城外看庄子,想请曹姨陪着去一下,贞儿嫂子很快便答应了,让母亲趁此机会好好休息游玩一番。

庄子在城外,一去就得一天,梁崇直接和饭馆说好,按时给谢湍意送饭食过来。

还带着贞儿嫂子的那份一起,分两份送到各家。

达州虽然以商贸经济为主,但人口基数大,也不可能人人都做生意,除了城内的外来商人之外,城外的百姓多以种田为生。

达州城建设得很是繁华,和营州比起来算是大城市。

不过到了城外,除了道路更宽阔一些,周围的房屋和农田却跟营州差不多,让梁崇倍感亲切。

梁崇注意到,道路两边的田地里,种有玉米、豆子等新作物。

虽然不像营州一样,已经开始了大批量的种植,但从这些东西上不难看出,达州百姓的接受能力以及试新能力,比营州的百姓好上不少。

当然,大部分人家种的还是麦子,不过都已经收完了,只剩下成堆的麦秸秆留在地里。

其余的作物还没到收获的时间,稻穗沉甸甸的,玉米的长势也非常好。

山地上,种有柿子、梨、沙果等果树,极少部分种了黄精、黄芪等药材。

种药材的人不是很多,但比营州的占比要高,起码四五个村庄中,还是能零星见到一两户的。

达州的气候比营州更温暖一些,土壤也是肥沃的黑土,在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上,显然比营州更适合作物的生长。

如果来达州买房的话,梁崇肯定是想住在城里的,所以在买庄子时,就不能像营州一样,买个离城太远的。

只能在周边的村子上选。

但不知道是不是达州的有钱人太多,还是带梁崇的那个牙人手头上的资源不够。

牙人带她看的这几个庄子,选择很有限,没有太小的,大部分都有上百亩田地,占地面积动辄有半个村庄大小。

而且主人家也不急着卖,在价格上更无什么优势。

像梁崇那样的小庄子,一个都未曾见到,最小的也有五十多亩田地,两座大的山林。

相对较小的那个,交通倒是方便,庄子的门口出去一些,就是通往达州城的主干道。

里面水源、围墙、住房一应俱全,山地和田地都是开垦好了的,买下就能直接种。

里面的佃户还有庄头也可以一并转给下家。

就是价格太贵,最低要价三千五百两银子。

梁崇在营州的庄子,当时买的时候,花了将近四百两,达州这个的面积更大一些,差不多是梁崇那个的四倍。

听起来贵,实则考虑到庄子的大小和两地的溢价,价格倒也算公道。

梁崇咂舌,在营州,她也算是个小有钱财的人了,到了达州,却连个厕所都买不起。

曹姨手头上虽然没有这么多的现银,但若是狠狠心,把房子卖上几套,倒也买得起。

不过她不会种地,也不舍得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家业,认为比起城外的土地来说,还是城内的房产更值钱一些,最终也只是心动了一下,没有买。

再说,虽然家里是她在管钱,但这么大的一笔开销,还是得回去和儿媳儿子还有丈夫商量一下。

在外奔波了几天,将周边的村落都看得差不多了,梁崇只发现了几个适合种药材和果树的点,却没什么合适的庄子。

若是想要跟营州那个差不多大小的,得再往外走一些,比营州城到岔河村还要远,来回都得花两天时间,管理上就有些不太方便了。

达州城边也有几座山脉,看起来比乌拉尔山更小一些,就是不知道预警系统是不是只能在乌拉尔山用。

换了地点之后,不知还能不能再启动。

因为忙着看庄子,又有曹姨一起,梁崇也没去山里试一试。

若是不能在达州用的话,深山老林她是不敢去的。

说起来,系统倒是好久都没有动静了,若不是每次上山时,地图都还能点开,梁崇都以为系统已经脱离了身体。

梁崇猜测,下次再加预警范围时,要么是她生了小孩,要么是夫妻俩搬过来达州,要么是谢湍意考上了秀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