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考试开始(2 / 2)
有经验的考生,都不会在里面磨蹭到最后才交卷。
就算不是第一,也会尽快把试题答完,争取在考官还清醒的时候,把卷子交上去。
若是谢湍意到了天快黑才出来,那基本也可以断定他已经凉了。
因此,梁崇来得比较早,就怕谢夫子出来时,没有人接他。
万幸谢湍意还算给力,虽然不是第一个出来的,但也不算很慢。
神色也比早上进场时轻松了不少,看起来题目答的应该还可以。
谢湍意一出来,便朝四周环顾了一圈,看到人群中的梁崇之后,快步走了过来。
赶紧用袖子遮住梁崇的头顶,问道,“这么大的太阳,怎么不带个帽子?”
梁崇热得不行,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回复道,“赶着过来,给忘了……”
偏偏那些小童早上还懂得来卖一下薄荷油,却没有抓住白天卖帽子的商机。
谢湍意接过梁崇手中的水喝了一口,进去的时候虽然带了水壶,但他怕喝多了想上厕所,耽误时间,没敢喝。
喝完水,便赶紧护着梁崇往外面走,不然等会儿到了交卷的高峰期,大部分考生都出来了,就得堵在这儿了。
“不等着放榜吗”,梁崇边走边问他。
“不等了,后面交卷的人有点多,应该来不及批改,等明早或者晚上再来看看。”
他交卷的时候瞥了一眼,考官的桌面上,已经堆了厚厚的一沓试卷。
短期内应该批不出来。
再说除了那两小块糕点,谢湍意大半天没吃东西了,肚子咕咕作响,现在更想回去吃饭休息。
见他神色还算轻松,梁崇便问了问他考得怎么样。
“感觉还可以”,谢湍意摸摸头,他不是个自负的性格,说还可以,那就是有很大的把握。
这次考试的题目叫做“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是个比较基础的题目,好答但不好答出彩,但谢湍意平时练习过类似的,当时还请书院的夫子和黄杜仲着重辅导了一下。
这类题答题都是有套路的,先要大概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表明圣贤功绩,再引经据典,套入当下实情,最后再表明自己向先贤学习的决心就行。
当时练的时候,就怕会考到,还特意背了几个可以套用的事例,所以整套卷子做的行云流水。
他感觉自己写的虽然不是特别锋芒毕露,但该有的亮点都有,进入第三天的覆试应该不成问题。
回家之后,谢湍意直奔厨房,先去吃了个饭。
考试不宜吃的太过油腻,梁崇只给他做了一个米饭,一个白菜汤和一个小炒肉。
清清淡淡的,就怕吃重口了,肠胃不舒服。
吃完饭,谢湍意短暂补了一会儿觉,又一头钻进了书房里。
等到了第二天,夫妻俩估摸着覆试的名单应该已经粘贴出来了,吃了早饭便开始往考点那边赶去。
梁崇本来想说她去看就行,万一谢湍意没入榜,还能缓冲一下。
架不住考生本人太过热切,想亲自过去看看结果。
两人到那时,粘榜的地方已经围了一群人,除了穿着长衫的学子,还有陪考的家长。
还没等谢湍意挤进去看,和他一起联保的其中一个考生便跑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高兴的祝贺他,“流之兄,恭喜恭喜啊,我刚刚在榜上看到你的名字了,你是第十七名,等哪天可得把大作借我拜读一下。”
考官评卷时,遇到好的卷子,会在上面画圈,中等的画三角形,不好的画叉。
排名则按照考生得到的圈和三角形、叉的数目进行排列,圈越多,名次也就越靠前。
大业朝规定,覆试名单公布时,可排名也可不排名,学政可以灵活行事。
图省事的,随意贴个座位号和姓名便算完事了。
但这回的主考官倒是不嫌麻烦,还给各位考生简单的排了个名次。
参加考试的三千多名考生中,一共有三十八名考生进入覆试,最终只会产生十九名秀才。
按谢湍意的排名来说,他算是三十八人里中等偏上的水平,所以联保的同窗提前恭喜他倒也正常。
不过谢湍意是知道自己的水平的,赶紧拱手,自我挖苦并谦虚了一番,又问了一下同窗的名次。
同窗排名二十五,比谢湍意更靠后一些。
看起来差了八名,其实入了榜单,每个人考上的概率是一样的。
毕竟两场考试的题目都是全新的,且并不累分计算,考试不光要看实力,还要看当天的题目是否是考生擅长的,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
有的人正试是最后一名,但覆试发挥的好,一举拿下第一也说不一定。
因此,谢湍意丝毫不敢放松。
虽然同窗已经跟他说了一遍排名,但夫妻俩还是在原地等了等,人差不多散去之后,亲自去看了看榜单才放心。
果然是第十七名。
看完覆试名单,谢湍意眉头紧皱的回去了。
正试交卷时,谢湍意前面还排了几个人,因此他得以在考场上等了一段时间。
等待期间,他特意瞥了一眼,除了学政,还有几位副考官参与阅卷,学政应该是刚从其他地方赶过来,看起来较为疲倦。
对副考官画了圈或是画了三角形的,只大概的看了一眼,便写下了自己的评语。
每次考试时,副考官都得从几百里外书院的院长,或是有名望的大儒中请。
谢湍意恰好认识其中的两个,都是实干派,比较喜欢谢湍意这种务实简朴的文风。
所以他昨天交卷时并不是特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