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云水谣中寄情深(2 / 2)
言毕,将琴递与夏荷:“还请姐姐代劳。”
说罢,转身缓步入室。
舅母因未婚媳病重而忧心忡忡,茜月闻江佑辰为周家女觅得神医,次日晨餐后,即至舅母处。
入门即见舅母坐榻垂泪,大嫂张氏、二嫂赵氏皆面容愁苦。
茜月缓缓近前,坐于舅母身旁,田氏见侄女,不禁拉其手,泪眼相对。
茜月望向张氏,张氏叹曰:“昨日母亲偕三郎请得神医,往周府诊视周小姐。”摇头续道:“其病已入膏肓,恐难回天。”
周家女正值妙龄,茜月闻此噩耗,亦感惋惜,轻叹道:“生死由天,舅母勿太过哀伤。”
田氏拭泪言:“虽未过门,然两家已行五礼,只待迎娶。本拟秋日完婚,昨日至周府,见其备受病痛折磨,形销骨立,心痛不已。”
田氏接过茜月递来之帕,拭泪道:“彼女紧握吾手,言欲临终前再见三郎一面。”
赵氏闻言,道:“此举似有不妥,虽已行‘请期’,然周小姐尚未过门,未经‘亲迎’,不宜相见。”
此世道,婚嫁之前男女不可相见,唯有洞房花烛夜方得识得对方真颜。
若未经“亲迎”私会,实为有违礼法,难免遭人非议。
赵氏低声道:“彼女若此,三郎日后还需议婚,若事传开,恐损三郎声誉。”
赵氏丧夫后,子之文武皆由江佑辰亲授,感其仁义双全,子之成就皆赖其教导,心中感激,自不愿周家女累及其名声。
张氏亦与赵氏同,反对三郎与周家女相见:“三郎不辞辛劳为其请医,已仁至义尽,至于相见,本就不合礼数,还是作罢为好。”
田氏闻言,长叹:“吾亦不愿三郎相见。当年为解潮州之急,定下此婚,已委屈三郎,今周家女又未过门即病重……”
言至此,田氏又泪落:“如此,恐三郎日后背负‘克妻’之名,吾如何忍心使其再往周府。”
张氏答:“既婆母如此想,明日便遣人告知周家。”
赵氏附和:“是也,此举本不合礼,周家亦无话可说。”
田氏闻二媳之言,决心更坚,即召管家,吩咐道:“午后,汝持吾名帖访周家,转达吾意,言三郎近日需代父远行,难以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