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醒世之言,洞悉机微(2 / 2)
徐显正欲倾囊相授,遭此打断,颇为不悦,瞪视三小姐:“孩童勿插嘴。”
徐婉宁先不悦,怒目而视徐显,斥道:“瑾嫣何错之有?兄长所言,不过狗屁经验。闻君一言,哼!兄长当年探花,怕也是抄来。”
徐显遭妻驳斥,摆出昔日威严之态,反唇相讥:“吾抄何人?吾乃探花,复有何人可抄?”
三小姐笑言:“自然是抄状元与榜眼。”
徐婉宁笑拍小姑之手,赞道:“三妹机敏,颇似为嫂。”
徐显见妻处处针对,却无奈,耐性告之:“尔等急躁,吾尚未尽言,且耐心听之。”
徐翔笑道:“勿打断兄长,兄长经验颇丰,助四弟高中,且听之。”
徐婉宁闻言,不再言语,三小姐亦静待,侧耳倾听。
众人目光聚焦于昔日探花郎徐显。
徐显见状,一扫近日阴霾,得意言道:“所谓‘眼观六路’,即洞察天下大势,明了朝堂意向,皇上所思为何?内阁政令指向何方?唯有明此,答题方能思路清晰,所书之言,方能切中要害。若不明大局,仅死记圣人之言,何谈有的放矢。”
学霸之言,字字珠玑,众人皆点头,敬佩之意溢于言表。
徐玉虽体弱,闻徐显之言,如梦初醒,问曰:“那‘耳听八方’又作何解?望兄不吝赐教。”
徐显续言:“此更为精妙之法。内阁政令繁多,关乎国计民生,如何从中择其要?”
见众人疑惑,徐显卖关子道:“此学问,在官学之中。”
众人不解,徐显释疑:“官学之师,皆鸿儒大家,科举命题者亦是此辈。虽不敢泄题,然授课之时,难免透露其重视之处。紧跟大师步伐,自然水到渠成。”
众人恍然大悟。
徐翔赞曰:“兄长探花之才,学问与智慧并重。”
徐显笑答:“然,官学中得天时者,亦非皆能高中。余下则看个人天赋,学问是否扎实,对同一政事,见解是否独到。”
“总而言之,得天时者,个人努力与才学尤为关键。若不得天时,犹如海底捞针,非天赋异禀,即便高中,亦难入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