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若是必须二选一救落水者,会救谁?(1 / 2)
嘉庆年间。
颙琰(嘉庆名字)一想到被乾隆皇帝支配的日子,心中不自觉地就生出一股怨气。
他爹乾隆皇帝在退位时,表示自已退位是因为不敢逾越圣祖(康熙皇帝)六十一年之数。
虽然乾隆皇帝退位了,但是仍然颁布了《御制十全记》和《归政仍训政谕》。
更是还管控着军国大事、财政分配、朝中官员任用权等等核心事务的最终决策权。
且在乾隆乾隆退位后,宫中仍然沿用着“乾隆”年号。
这简直是太过分了!
历史上就没有哪位太上皇会做如此要求!
虽然官方的文件使用了“嘉庆”年号,但颙琰感觉这就是自已的挣扎而已。
谁不知道,这种双轨制不还是明摆着告诉众人,大清还是乾隆皇帝在做主吗?
而乾隆皇帝也确实是如此,重要奏折还是由乾隆皇帝亲自批阅。
他仅仅只能处理一些日常琐事啊!
就连战报,都得由乾隆皇帝先行批阅,再转交给他。
美其名曰,这是学习!
他连想花钱,都得奏请太上皇恩准!
这皇帝当的,何其憋屈啊!
甚至于乾隆皇帝重用和珅,他手中的权力还没有和珅大!
所以等乾隆皇帝一驾崩,他便火速行动,以“二十大罪”逮捕和珅,迫其自尽。
他知道和珅绝对是个贪官,抄了和珅的家之后,才知道和珅原来这么贪!
抄出来白银八亿两啊!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相当于清政府15年财政收入啊!
铲除了和珅,乾隆皇帝给他带来的阴影才真正烟消云散。
他便开始提拔自已人,最重要的就是自已的老师。
他曾经想提拔老师朱珪为大学士,但乾隆皇帝以新皇帝需以德服人为由驳回。
老师朱珪直至乾隆皇帝去世后,才得以重用。
所以在乾隆皇帝去世后,他看到自已的老师,是真的会两眼泪汪汪。
......
【总结下来就能发现一个规律。】
【要是自已主动升级的太上皇,那就是升级版的皇帝,只是多了个头衔而已。】
【要是被动当上的太上皇,那就只能乖乖养老。】
【当然,朱祁镇除外。】
此时,弹幕弹出。
“嘉庆和老师抱头痛哭这段太有画面感,当年看书我就回味了好多遍。”
“打瓦的不一定是现代人,也有可能是朱祁镇。”
“乾隆:最讨厌高宗。嘉庆:好的,就给你上高宗。”
“怎样拥有刘太公和刘邦的那种心态。”
“抢自已儿子皇位的不一定是武则天,也可以是朱祁镇。”
......
永乐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