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攘外先安内(2 / 2)
听完常遇春的禀报,从皇帝的口中吐出两个字来。
常遇春弯腰低头,连呼吸的声音也都刻意放轻。
“梁国的那位使者,最近在做什么?”
须臾,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他与朝中的许多官员往来密切。”
那位使者的一举一动,早已落入锦衣卫的监控之中。
“与他联系过的官员,整理成清单后交给杜芳,锦衣卫不准留下任何档案。”
皇帝轻声叮嘱。
尽管不太理解,常遇春还是弯腰应下。
第二日!
朝会!
继续废朝!
连续的废朝,已经让百官逐渐失去了讨论的兴趣,与其将精力集中在这上面,还不如探讨一下帝国的局势。
能够站在金銮殿上的大佬,他们要考虑的不仅是自己的浮沉,还有家族的未来。
如果朝廷的这艘大船平稳航行,他们不介意乘坐这艘大船扬帆远航,可若是这艘船已经千疮百孔,他们可不愿意一起葬身鱼腹。
想要改换门庭,留给他们的选择不多,要么是徐国,要么是梁国。
至于桐国,许多官员是缺乏同它沟通的渠道。
锦衣卫报到御前的卷宗,对梁、徐两国的活动有着非常详尽的记录。
如果说刚开始他们还有些顾忌,现在已变得有些肆无忌惮。
朝会这一日,正好轮到杜学士当值,他心忧文官集团出现的动荡,请睿亲王同自己一道入宫。
皇帝的脸色依旧苍白,同时浑身上下透出了虚弱的气息。
“陛下,梁王府和徐王府高调同官员接触,这样下去,朝廷的实力将会大大削弱。”
杜学士是首辅,自然由他来开启今日的汇报。
皇帝在殿内踱步,不置可否。
“陛下想要扫荡天下不臣,官员的忠心必不可少。”
杜学士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劝道。
“朝廷强势,他们站在朝廷一边,朝廷势弱,他们就纷纷改换门庭,这样的忠心,朕不要也罢!”
皇帝轻轻摇头。
“陛下,您曾经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杜学士冲皇帝拱手,言辞恳切。
“朕指的,可不包括他们!”
皇帝再次轻轻地摇了摇头。
“陛下,如今朝廷官员紧缺,若是再发生动荡,很多衙门将无人可用。”
睿亲王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入宫的路上,杜学士便同睿亲王有过深入的沟通,睿亲王尽管不完全清楚情况,可他对梁、徐最近的行动,有着深深的忌惮。
“那依你之见,朕该如何处置?”
皇帝转头看了睿亲王一眼。
“让锦衣卫介入,震慑那两座王府。”
睿亲王早已想好了答案。
皇帝将视线转移到杜学士的身上,目光中有着一丝丝的赞许。
皇帝病倒的真相,只有数人清楚,睿亲王如此回话,说明杜学士并未向他说出实情。
“这些官员,朕只是让你们看清他们的本质,并无将他们立刻罢黜的打算。”
皇帝语速平缓,从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而且朕的本意,也不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清洗朝堂上的官员。”
紧接着,皇帝又补充了两句。
“陛下,可这样的确会带来不利的后果。”
睿亲王的看法十分务实。
“朕的身体,不是朕能够控制的,原本朕也十分忧虑,唯恐那三家诸侯趁机作乱。”
就在这一瞬间,皇帝决定隐瞒真相。
睿亲王听得极为认真。
“可后来一想,这也并非是件坏事——”
为了配合自己的说辞,皇帝还轻轻的咳嗽两声。
睿亲王的目光中透着毫不掩饰的担忧。
“如果诸侯趁机作乱,朕就将他们一次解决。”
“攘外,必先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