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你听见的,是地在呼吸(2 / 2)
他发现,自从“语言草”蔓延以来,城市下方300米处的震频模式发生了结构性的偏移。
原本杂乱无章的自然波动,正在被一种规律性的节奏所覆盖,而这种节奏的频率,与“语言植被”的共振波完全一致!
他调出一张三维图谱,图谱上,显示着一张横跨百公里的“语脉网”,正在城市下方悄然形成。
而这张语脉网的节点,正是那些曾经被焚烧日记、冲走情书、掩埋遗言的地点!
裴小满望着这张图谱,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敬畏。
他低声自语:“我们以为在种话,其实是在唤醒沉睡的地忆。”
银禾在深夜巡查图书馆。
她负责管理着图书馆里最特殊的一批书籍——《沉语录》。
这些书籍,并非由纸张印刷而成,而是由活体植物构成。
每一本书,都是一株独特的植物,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一段被遗忘的故事。
突然,她发现,《沉语录》原址上的一株活体植株,突然断裂了一截枝干。
断裂的枝干坠入土壤,瞬间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株新的植株。
新植株的叶片上,浮现出一行文字:“我们不需要中介。”
银禾心中一惊,下意识地伸出手,想要触摸这株新生的植物。
然而,她的手指还未触及叶片,就被一股柔和的力量轻轻推开。
那是根系的力量。
紧接着,整栋建筑的木质结构开始同步震颤起来。
地板、书架、窗框的纹路,逐一亮起,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这些纹路,在银禾的眼前,逐渐拼凑成一句她从未写过的句子:
“你母亲烧掉的信,我们替她寄了。”
银禾的身体猛地一震,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
她猛然记起,那封信是母亲写给外祖母的道歉信,因为一些误会,母女两人多年没有来往。
母亲去世前,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最终将那封信烧毁。
那封信的地址,早已随着外祖母的去世而消失。
她冲到档案室,翻箱倒柜地寻找着。
最终,在一本尘封已久的旧户籍册夹层中,她发现了一张邮戳清晰的回执单。
回执单上的日期,竟然是三天前!
银禾跪倒在地,双手颤抖地抚摸着回执单,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低声自语:“原来不是我在守护你们,是你们在替我们完成未竟之事。”
图书馆的灯光忽明忽暗,仿佛在回应着她的低语。
寂静中,那些被遗忘的故事,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
在城市的另一角,裴小满拨通了一个加密的电话,语气低沉而坚定:“准备好了吗?他们已经开始说话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同样低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早就等不及了,这次,我们要让他们彻底沉默!”
赵志明站在“沉默权联盟”临时据点,对着一众骨干低吼:“家伙都带齐了吧?今晚,咱们搞个大的!”
夜幕降临,七辆改装过的共享单车,载着“沉默权联盟”的成员,悄无声息地潜入了七处被铲平的“语言植被”旧址。
这帮人,平日里都是唯唯诺诺的社畜,今天却像打了鸡血一样,眼神里闪烁着疯狂的光芒。
“都别说话,整点阳间的活儿!”赵志明压低嗓音,做了个手势。
众人脱掉鞋袜,赤脚踩在冰冷的土地上,双手紧贴地面,感受着泥土的粗糙和湿润。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那是上次清理留下的痕迹。
但今晚,他们要让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午夜的钟声敲响。
突然,七处旧址同时传来一阵微弱的震动,仿佛大地在呻吟。
地面开始龟裂,一道道细小的裂缝如同蛛网般蔓延开来。
紧接着,一根根无叶无茎的透明根须,从裂缝中钻了出来,像神经一样在空气中游动着。
“卧槽,这啥玩意儿?赛博朋克版的蚯蚓?”一个年轻的联盟成员忍不住惊呼。
赵志明瞪了他一眼:“闭嘴!感受,别说话!”
就在这时,所有根须突然停止了游动,齐齐转向北方,在空中拼凑出一行字:“别来找我们,我们正去你说不出的地方。”
“我尼玛,闹鬼了?”有人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赵志明却浑身颤抖,死死地盯着根须消失的方向。
那是他亡妻的骨灰撒入的深谷,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与此同时,在“留语园”的中心,林晚舟正站在沙滩上,望着沙中残留的掌印。
海风呼啸,卷起阵阵沙尘。
她忽然感到胸口一紧,一股莫名的悸动涌上心头,仿佛有另一颗心跳,从地底深处传来,与她的心跳同频共振。
“这感觉……不对劲。”林晚舟喃喃自语,猛然回头,望向远方。
“晚舟,你听我说,”电话里传来苏临略带慌乱的声音,打破了这诡异的平静,“吴青山刚才打电话给我,说林场深处……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