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第883章、东宫新来的张侍读

第883章、东宫新来的张侍读(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张柬之信步走入东宫藏书阁,但见书架林立,典籍浩如烟海,不由得心生欢喜。他正抽出一本《盐铁论》准备细读,却见靠窗的案几上,已堆放了数卷摊开的书册,旁边还有墨迹未干的笔记,字迹清秀工整,正是小武的手笔。

他走近一看,见那笔记上分门别类,记录着各地物产、漕运数据、田亩税赋,甚至还有一些关于西域商路和工坊经营的摘要,条理清晰,分析入微。张柬之心中颇有感触,这位师姐于实务上的用心与才干,确实非同一般。只是那笔记的边角处,偶尔会有一两句简短的批注,如“某家似有异动”、“此处可引为援”,又显露出她时刻不忘权谋算计的本色。

张柬之轻轻放下那本《盐铁论》,心中暗叹:才学心术,皆为人上之选,只可惜,心思用得太深了些。也不知这对师弟,究竟是福是祸。

华灯初上时,长安城结束了一日的喧嚣,却并未沉静了多少。

东西两市依旧人流如织,酒肆歌楼灯火通明,丝竹管弦之声混杂着叫卖吆喝,汇成一派盛世繁华的夜曲。

李治换了一身寻常富家公子的锦袍,拉着同样便装的张柬之,只带了两个扮作随从的侍卫,悄悄从东宫侧门溜了出来。

“整日待在宫里,对着那些奏章文书,骨头都要僵了。”李治深吸一口带着食物香气与尘世烟火气的晚风,脸上是难得的放松与雀跃:“还是外面自在。柬之兄,你初来长安,定要好好领略这京都夜景。”

张柬之虽觉太子私自出宫有些欠妥,但见李治兴致高昂,也不忍扫兴,加之他自己也对这长安夜市颇感好奇,便笑着应和:“但凭殿下……嗯,师弟安排。”

两人混入人流,先是在西市逛了一圈。只见胡商店铺前琉璃灯盏光怪陆离,售卖着来自西域的香料、宝石、地毯,还有那会吞刀吐火的杂耍艺人引得围观者阵阵喝彩。张柬之虽在浮梁也见过世面,但长安西市的国际色彩与庞大规模,仍让他暗自惊叹。

李治像个真正的少年郎,一会儿在摊贩前拿起一件造型奇特的胡瓶把玩,一会儿又被那香气四溢的胡饼吸引,买了两块与张柬之分食。

“如何?这胡饼可比宫里的点心有滋味?”李治一边嚼着,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道。

张柬之尝了一口,外酥里嫩,羊肉馅料丰腴多汁,确实别具风味,点头赞道:“市井美食,别有乾坤。”

夜色渐深两人才离开酒肆,返回东宫,这一路的微服见闻,让张柬之对长安的繁华有了更真切的体会。行至宫门附近,李治却忽然停下脚步,对张柬之道:“柬之兄,既然出来了,不如随我去见见父亲?他方才遣人来说,若你得空,可随时去见他。”

张柬之闻言,神色一肃,他虽在浮梁时常与夏林没大没小,但内心深处对这位亦师亦父的师父始终怀着敬畏。

“就知道你坐不住。”李治笑道:“走吧,父亲此刻应在书房。”

二人穿过几重宫苑来到夏林暂居的地方,此处不比东宫其他地方肃穆,院中随意摆放着几件奇特的西域器物,廊下甚至还挂着一串风干的辣椒。尚未进门,便听得里面传来夏林哼着带点擦边的小曲儿,间或还有纸张翻动的窸窣声。

内侍通报后,李治引着张柬之步入书房。但见夏林一身宽松衣裳斜垮垮的歪在那,面前是关于蔬菜大棚的设计图稿,旁边小几上散乱地放着些果核点心。

“师父。”张柬之上前,恭敬行礼。

夏林抬起眼皮,懒洋洋地坐起身:“来了?路上可还顺利?”

他目光在张柬之身上扫过,点了点头,“也对,你这小子肯定不会亏待自己。”

张柬之见到师父熟悉的神态,那点紧张立刻就散干净了,笑道:“师父说笑了。浮梁一切安好,张相让我代为问好。”

“他?他能有啥好问的,不骂我就不错了。”夏林嗤笑一声,随手从小几上抓了把干果塞给张柬之:“坐下说话。儿砸,你也坐。”

李治依言在旁边坐下,亲自给父亲和张柬之斟了热茶。

夏林打量着张柬之,忽然问道:“跟你武师姐碰过面了?”

张柬之接过茶盏,老实回答:“回师父,今日刚到,与师姐在回廊下见过一面。”

李治在旁边补充了一句:“俩人一见面就吵了一嘴呢。”

“我就知道。”夏林嘿嘿一笑:“跟你师姐是不是又话不投机了?”

张柬之略一迟疑,点了点头:“只是……略有些理念不同。”

“知道为啥让你来不?”夏林端起茶杯,吹了吹气:“你小子,学问是好的,性子也正,就是有时候太直,不懂拐弯。你师姐呢,心思是细,眼光是毒,就是有时候想得太深,容易钻牛角尖。治儿身边,既要有能帮他看清方向的,也得有能拽着他别走偏的。你俩一个至阳至刚,一个至阴至柔,凑一块儿才正好。”

李治在一旁忙道:“父亲,柬之兄今日刚来,您就说这些……”

“怕啥?”夏林瞥了儿子一眼,“都是自己人,敞开天窗说亮话。柬之,你记住,在这长安城里,明面上的刀枪好躲,暗地里的软刀子难防。你有你的坚持,这很好,但也要学会看人,学会借势。别学你师姐,有时候算得太精,反倒失了本心。当然,这话你也不用去跟她学,那丫头听不进去话的。”

张柬之默默听着,心中咀嚼着师父的话,这既是点拨,也是告诫。

夏林又转向李治:“人我给你叫来了,怎么用是你的事。不过我可提醒你,别指望他俩能和和气气,那是不可能的。有点争执不怕,怕的是底下人一团和气,把你蒙在鼓里。让他们争,让他们辩,最后主意还得你自己拿。”

李治正色道:“孩儿明白。柬之兄与师姐,皆是孩儿的臂助。”

夏林满意地点点头,又对张柬之道:“行了,别绷着了。在治儿这儿,该说就说,该管就管,拿出你在浮梁书院怼山长那个劲头来。”

说完之后他挥挥手,重新拿起那卷图纸,又恢复了那副懒散模样:“去吧去吧,我事还多的很呢。”

李治与他并肩走在回东宫的路上,轻声道:“父亲的话,柬之兄不必全放在心上。他与伯父,说话都是这般样子的。”

张柬之摇摇头,目光清明:“师父所言在理,殿下放心,柬之知道分寸,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