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拦路虎绊脚石?不不不,它们只是成功道路的垫脚石(2 / 2)
这样一来甚至比单纯的搬运矿槽还要迅速,毕竟矿槽还要一节节的搬运,但这样收集只要水流够大,同样四个人,一个人管水冲洗,一个人负责清扫,剩下两个人直接负责矿槽口对准管道的接料口别跑金……
一口气能处理多节矿槽,效率一下子提升了数十倍!
还特么的省力!
唯独不节省的,就是耗水量!
而且还是经过一定沉淀,或者是无太多泥沙较为干净的水。
不过相比用水的小麻烦,后面这个麻烦才是让雷洪汕和沃克折腾了好一阵子才解决的麻烦。
——收集器。
一开始雷洪汕和沃克都打算直接用容器将这些含金量很高的粗矿给收集起来,两人一开始也真没觉着这一步会出那么多幺蛾子,结果现实很快让二人灰头土脸。
冲洗矿槽使用的水较多,如果用普通的容器承接,容器小了装不了多少,容器大了……
又太重!
这不是开玩笑的,一个十立方的容器全部装水就意味着10吨水,而泥土的密度在2.7—3.7之间,更不用说这些粗矿里还有大量的黄金,密度还要增高,一箱子下来轻松破35甚至40吨的总重!更不用说,目前大号的容器轻松就是二三十立方的容积。
这个重量现场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吊车能吊起。
“要不……直接让矿车来接?”
很快便有一台矿车专门停放在易跑金,这还算好处理,直接找钢筋顶住就行,这样既可以有一定的缝隙便于粗矿里的水渗落下来,也能堵住矿料里的黄金向外掉落。
唯独就是渗水的速度慢了一点。
而问题就是出在这里。
通常来说会等差不多接满后把车开走就行,但一起步就坏事了。
矿车倒没被压垮,生扭曲力刨地,没两下子地面就被刨出坑来,下一辆矿卡完成装载后就陷在这了!
好不容易把车拉出来赶紧处理地面,碎石是现成的,往上铺碎石和干燥料土再多碾两道就行。
可没两下刚刚处理好的地面又垮了。
没办法,矿卡在这里停留接料时间太久,大量的水不断渗落下来,让这里的泥土吸足了水分浸泡松软。
如果只是单纯的地面松软问题还好解决,实在不行就用水泥和碎石搞路面硬化,这都不是问题,真正麻烦的地方在粗矿含水量太高,必须要在这里经过长时间的渗落排水后才能运走,这一样一来就把矿车的使用率给拉低了。
其它地方还要矿卡干活呢!
矿卡没法长时间占用,普通小容器又不够装,大一点的容器又会出现超重后无法吊装……
这几个条件着实把雷洪汕和沃克给难住了。
只是没想到,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被人解决了,但解决的人不是雷洪汕也不是沃克,而是车辆后勤保障维修队的马尔科老爷子。
这天吃早餐时,沃克和雷洪汕正在简易饭桌上愁眉苦脸商量怎么解决这问题,马尔科老爷子端着餐盘跑过来说事情。
他的事不大,就是按照摩托工时的要求,准备安排几台挖掘机推土机做检修,这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老板知道这事就行。
但是老爷子看着两人这样愁眉苦脸就多了一句嘴,两人也没瞒着,就把这个情况给老人说了一下,结果老人直接开口。
“这有什么难的!我来处理。”
马尔科撂下话,雷洪汕和沃克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答应了他所需要的物资给他捯饬。
马尔科吃完早餐后就开始动手,他先让木工组钉出若干个木箱,又让雷洪汕出面,去找里恩斯镇长向小镇居民借来拖车。
这种拖车有大有小,丑国居民经常用它来拖曳自家的轿车、货物或者是小船这些大件。
接下来的操作就有意思了,他把木箱固定在拖车上面承接这些粗矿料,接满一车便拉走一车,但并没有直接拉走,而是就摆放在附近露天的地方暴晒,遇到下雨就马上盖上雨布防雨就行。
“卧槽!这也行!!”
当看到第一车装满矿料的木箱被卡车顺利的拖走,雷洪汕和沃克都爆了粗口。
一个木箱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妙就妙在它的尺寸正好卡在一个最合适的长宽高比。这个长宽比正好那些拉货的拖车能放下,而更妙的,是这些拖车连带上面的箱子,正好可以塞进标准20英尺的集装箱货柜内。
也就是说,这些拖车和上面的木柜直接能推送到集装箱里面进行固定,要不是粗矿的重量密度有些过大导致总重偏高,换成40英尺的货柜甚至能一个接一个排着队的塞上两个。
这一下就解决了从如何承接矿料,到如何装车的问题,更牛逼的……
还解决了不占车辆使用提高出勤率,自然渗落水并且晾晒减重的问题。
“不过两位,这办法有一个缺点,这些拖车长期这样泡水,又增大了承重,不大修的话没法还回去给物主。”
老人提醒着两个人这样做带来的后果。
只是搞定了大问题的雷洪汕心情大好,直接拍板给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切!这算啥问题,沃克,赶紧去订购一批同尺寸、加大悬挂承重的拖车进来,要现货,以最快的速度运送进来,这些旧的也别还了,我借旧的直接还新的给物主!”
沃克也乐滋滋的拿起卫星电话直接订货去了,这东西现货挺多,最近的黄刄城里都有一批,就是数量不够,还得从其它城市里再订购一点。
啧啧,有钱就是好,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老马尔科能这样轻松解决问题主要得益于他对车辆的了解,术业有专攻,雷洪汕和沃克虽然对淘金很熟悉很了解,但他俩对车的了解并不是太深,更不用说像这种家用拖车,在雷洪汕的印象中,这些家用拖车最多也就能够承重几吨而已。
但马尔科这种行家肯定很清楚,这样的拖车最大的负荷与载重极限在哪里,更不用说,他们还会像龙夏国的卡车一样,通过加装弹簧钢板或者其它手段来增加负重能力。
即便是超过的承重会严重损坏车辆的悬挂和底盘,可在这里不需要它们拉着货跑多远,也就是从集装箱里拖出来装料、拉到旁边暴晒渗水,再拉到集装箱里装车。
可能一辆新的拖车来到这里到寿命结束,全程也不过就走了十来公里而已。
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让雷洪汕他们心情大好,至此,目前全面作业中除了用水这个大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根除解决外,其它出现的拦路虎基本全部解决。
趁着这两天处理传统矿槽的收集问题时间,采矿区的后续自动分料机,以及那两条长长的自动洗矿槽都已经安装好。
这两条矿槽的处理量才是真正的主力,全力开动起来,其它占地更多更大的木制矿槽都赶不上它俩,而且由于这玩意可以自行判断和感应矿料的密度尺寸变化,连用水都可以做到电脑感应的自行调配用水,用水量都比传统矿槽要小不少。
之所以最后才安装这玩意也是没办法,采矿作业面表壳的冻土还没有全部化开处理干净,这玩意一旦开动没有足够的矿料给它们处理,那还不如直接用传统木槽呢。
就这样,当前面各种麻烦问题解决完毕,整个矿场,这才第一次将产能拉升到预期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