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教王家军怎么认识错误(2 / 2)
摆好碗筷,她又加上一个肉罐头和一盘油炸花生米。
王家和两人也不推辞。
落座后,王家军这才缓缓开口:“没蓉蓉说得那么糟糕,不算停工,是让我去农场那边管事。来,咱们喝一杯。”
说着,他拿起酒瓶要为二人满上。
这话一出,众人都皱起了眉头。
一个大纺织厂的副厂长调去郊区农场,明摆着是降级。
跟停职也没两样了。
王小北连忙抢过酒瓶,身为晚辈,酒桌上的活自是由他来做。
他边倒酒边嘟囔:“大伯,我有个想法,想不想听?”
王家军一脸困惑:“什么想法?”
王小北这才开口:“大道理我就不多啰嗦了,但有句老话,人孰无过,你何必这么固执呢。承认些微不足道的小错,这事儿不就结了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把那些无关痛痒的小失误坦诚出来,态度诚恳点,高度提升点,很多时候,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因为这时,第一个勇于“深刻”反省自己的人,实际上是占了先机的,往后也是如此。
除非是违法犯罪吃公家饭去,但凡能够主动且深刻反省自己的人。
即便错误不小,也能得到宽容的。
这叫知错能改。
王家军一听,脸上顿时浮现出不悦:“你瞎扯什么,我错哪了,凭啥要认错?”
“嗓门大就有理了?”
一旁的江蓉蓉不耐烦地白了他一眼。
这才让硬撑着脖子的大伯气势上顿时弱了三分。
王小北听了这番话,并没有生气。
他明白王家军为什么处处碰壁,而邹正阳却总能在风波中自保。
原因就是大伯不懂变通,性子又轴。
并非说他不好。
像大伯这样的人社会上比比皆是,像邹正阳那样圆滑的也不在少数。
当然,比大伯更顽固的也有,比邹正阳更狡猾的也大有人在。
甚至有的坏到骨子里。
人性多样,难以一概而论。
王小北并不是想大伯学坏,只是偶尔也需要灵活一点。
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出力嘛。
等酒满上了,他才缓缓开口。
“大伯,你常读报,我也不多废话了,单说你去家属院肉铺买肉,卖肉的会不会给你多切点肥的?你认为这事儿地道吗?”
“哪有的事。”
王家军不服地说:“每次买肉,我要的都是适中的,从不特意挑最肥的。”
“是啊,大伯,你自己也说适中就好。那你觉得那些精瘦肉都去哪儿了?对于那些没门路,只能买到干巴巴纯瘦肉的人来说,你是不是从中得了好处?”
“如果说你从没享受过职位便利,这话站得住脚吗?你自己信吗?”
王小北坐下端杯:“大伯,我敬你。”
话落,一口干了那小酒盅里的酒。
嚼了几粒花生米,他望向一脸无措的王家军。
“大伯,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别人真在乎你的对错吗?他们要的是你的态度,懂吗?”
毕竟是自己大伯,话自然就多了些。
这话让王家军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深思。
“大伯,还说买肉那事,你觉得买五花肉就不算占便宜了,这正说明你自我要求还不够高啊。要是我,我就光挑里脊肉,把肥的留给更需要的人,你认为呢?”
人呐,再正直,时间久了,位置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会变。
没门道时,肉肥点就算沾光。
有门路了,不拿最肥的,就觉没有占便宜,反而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