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原初之辩(2 / 2)
“我承认,”小剑诚实地说,“以我现在的能力,无法完全理解三位前辈。”
“但是,我可以学习。”
“三位前辈,如果您们愿意,请让我尝试理解您们。即使无法完全理解,哪怕只是理解一部分,也能让虚实共生层的根基更加牢固。”
原初混沌笑了:“大胆的要求。你知道理解我们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你的意识会被我们的本质冲击,可能会崩溃,可能会迷失,甚至可能会被同化。”
“即使是永劫之主,也只是部分理解了原初秩序,而不敢深入理解原初虚无和原初混沌。”
“你一个后辈,居然想要同时理解我们三个?”
小剑坚定地说:“如果这是虚实共生层成功的必要条件,我愿意冒这个险。”
“而且,”他看向自己的伙伴们,“我不是一个人。我有伙伴的支持,有联盟的力量,还有混沌之力和理解之力的双重加持。”
“我相信,我能做到。”
慧心走上前,握住小剑的手:“我会用治愈之力保护你的意识。”
剑一推了推眼镜:“我会用逻辑推演辅助你的理解。”
旋律、永恒、感知、绽放、变化、灵感……所有的伙伴都站到了小剑身边。
“我们是一个整体,”慧心说道,“理解之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原初虚无看着这一幕,空灵的声音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情感:“有趣……集体的力量……我在沉睡前,从未见过如此紧密的团队。”
原初混沌也说道:“也许,这就是宇宙进化出的新特性——个体之间的深度连接,超越了单纯的力量叠加。”
原初秩序沉吟片刻,然后说道:“既然如此,我们给你这个机会。”
“理解之子,以及你的联盟,准备好接受原初之力的洗礼吧。”
“如果你们成功理解了我们,我们会全力支持虚实共生体系。”
“如果你们失败了,虚实共生层将被解散,一切回归原状。”
“你们接受吗?”
小剑没有犹豫:“我们接受。”
原初三神同时释放出他们的本质之力。
原初虚无的力量,是一种绝对的空寂感。不是虚无之心那种温和的虚无,而是连“存在的可能性”都不存在的极致虚无。在这种虚无中,连“什么都没有”这个概念本身都会消失。
小剑感觉自己的意识在瓦解。不是被摧毁,而是被“消除存在性”。他努力抓住自己的核心特质——对真理的渴望、对伙伴的珍视、对和平的追求——但这些特质在原初虚无面前也在逐渐褪色。
“坚持住!”慧心的治愈之力如同一道生命线,将小剑的意识拉了回来。
“虚无不是敌人,”剑一的声音传来,“试着理解它的意义——虚无是所有存在的起点,也是终点。没有虚无,就没有'有'的概念。”
小剑抓住这个思路,开始用理解之力去感受原初虚无的本质。
渐渐地,他理解了——原初虚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拥有成为任何东西的潜力”。它是最纯粹的可能性,因为它没有任何预设。
当小剑理解了这一点,原初虚无的冲击开始减弱。他的意识重新稳定下来,甚至吸收了一丝原初虚无的本质,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之力中。
但紧接着,原初混沌的力量降临了。
这是一种极致的混乱感。不是虚空的无序,而是所有秩序同时存在又同时崩溃的矛盾状态。在这种混沌中,“是”和“非”没有区别,“对”和“错”可以互换,“存在”和“不存在”是同一回事。
小剑的逻辑思维在这种混乱中完全失效。他无法用理性来理解混沌,因为理性本身就是秩序的产物。
“放弃理性,”旋律的和谐之音提醒道,“用直觉去感受。混沌不是用来思考的,是用来体验的。”
小剑放松了自己的意识,让自己沉浸在混沌之中。他不再试图分析、归类、理解,而是单纯地去“感受”混沌的存在。
慢慢地,他发现了混沌的美——那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一种无限的创造力,一种突破所有界限的勇气。
混沌不是破坏秩序,而是让秩序有可能以任何形式存在。它是秩序的母体,是所有可能性秩序的集合。
当小剑理解了这一点,原初混沌的冲击也开始平息。又一丝原初之力融入了他的理解之力。
最后,原初秩序的力量到来了。
这是一种绝对的确定感。不是永劫法则的僵化秩序,而是超越所有变化的永恒规律。在这种秩序中,一切都有其确定的位置,一切都遵循不可改变的法则。
小剑感觉自己的思维被固化了。他的每一个想法都被引导到预设的轨道上,无法有任何偏离。这种感觉让人窒息,就像被困在一个完美但牢不可破的牢笼中。
“秩序不是牢笼,”永劫审判者的声音传来,“秩序是让万物能够共存的基础。没有秩序,虚无会吞噬一切,混沌会摧毁一切。”
小剑思考着这句话。他开始理解原初秩序的真正意义——
秩序不是限制变化,而是让变化有意义。没有秩序作为参照,“变化”这个概念本身就不存在。秩序提供了稳定的坐标系,让变化可以被衡量、被理解、被利用。
原初秩序是所有规律的源头,但它不是僵化的,而是包含了所有可能规律的元规律。
当小剑理解了这一点,原初秩序的压迫感消失了。第三丝原初之力融入了他的理解之力。
三种原初之力在小剑的理解之力中开始交织、融合、共鸣。
突然,一个全新的领悟在小剑心中升起——
原初虚无、原初混沌、原初秩序,三者看似对立,实则是一体的三个面向。
虚无是“什么都可以”的状态,混沌是“什么都在发生”的状态,秩序是“什么已经确定”的状态。
三者共同构成了存在的完整循环——从虚无中涌现可能性(混沌),从混沌中固化为现实(秩序),从秩序中归零回归虚无。
这个循环是永恒的,也是必然的。
而虚实共生体系,恰恰是在这个循环中建立了一个“转换站”,让循环可以更加顺畅、更加有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