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破茧之力(2 / 2)
“张博士,这是我们公司最新研发的合金材料,各项性能指标都非常接近您的要求,您可以试用一下。”
“张博士,我们公司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可以满足您的加工需求……”
一份份材料送到张博士手中,一台台设备运进了实验室。虽然这些替代品在质量和性能上还存在一些差距,但至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林教授,您看这些材料能用吗?”张博士将一堆资料递给林教授。
林教授接过资料,仔细翻阅起来,眉头微微皱起,“从参数上看,这些材料确实可以替代,但是……”他停顿了一下,“实际效果还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确定。”
一场新的挑战,在希望中悄然降临……
林教授带领着团队,一头扎进了实验室。灯光彻夜通明,映照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测试、分析、调整,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萧萧也常常出现在实验室,用镜头记录下这群人为科技进步而拼搏的日夜。
“林教授,这些替代材料的耐磨性还是差了一些。”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指着测试数据,眉头紧锁。
林教授推了推眼镜,仔细查看数据后,沉吟道:“问题不大,我们可以尝试添加一些稀土元素,改善其晶体结构。”
经过反复试验,团队找到了最佳的配比方案。替代材料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设备方面,虽然精度和稳定性与国外先进设备存在差距,但在团队的巧妙调试和改进下,也能够基本满足加工需求。
与此同时,赵外交官也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奔走。他利用各种场合,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努力和成就,阐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立场。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渐赢得了部分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刘工程师,我们理解贵国的技术封锁政策,但也希望能够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进行一些技术交流。毕竟,科技进步是属于全人类的。”在一次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赵外交官与一位来自技术领先国家的工程师攀谈。
刘工程师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技术资料,但涉及核心技术的,恕不方便透露。”
赵外交官微笑回应:“我们理解,也尊重贵方的决定。相信通过交流,我们能够找到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捷报频传,研发团队备受鼓舞。他们将初步成果整合到一起,开始进行最后的技术攻关。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张博士的神情却变得凝重起来。他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眉头紧锁,手指不停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怎么了,张博士?”萧萧敏锐地察觉到他的异常。
张博士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时间不多了,但还有一些关键技术难题没有解决……”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说道,“通知所有团队成员,今晚全体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