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 > 第344章 老熟人

第344章 老熟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对于在场的军工中级人员来说,360元法币月薪属于是绝对的高薪!

洪智礼的脚底板像被烙铁烫到般缩了回去。郑根生却已蹿出半步,在包国维玩味的目光中僵在原地。

\"郑师傅这是......?\"

\"呃......\"郑根生黝黑的脸膛涨得发紫,\"国难当头,理当效命!包司令如此厚待,郑某再推辞就不是东西了!\"

说罢干笑两声,灰溜溜退回队列。

就在这时,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要我留下可以,但有个条件。\"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吴大胜抱着胳膊站在最前排。这个火药老师傅脸上还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眼睛里却烧着两团执拗的火苗。

\"吴技佐请说。\"包国维微笑回道。

\"我在武城研究'叠氮化铅'雷管三年,就差最后几组实验。\"

吴大胜从怀里掏出一个笔记本,

\"这玩意儿比雷汞敏感,但起爆速度更快。要是能成,咱们的手榴弹威力能提高三成!\"

他死死盯着包国维:\"司令敢不敢拨个实验室?再给我配两个化学系毕业的助手?\"

营房里顿时鸦雀无声。几个兵工署出身的技工都倒吸凉气——叠氮化铅这玩意儿稍有不慎就会爆炸,在渝城时连洋人顾问都不敢轻易尝试。

但包国维却是眼前一亮,

叠氮化铅作为起爆药在20世纪上半叶逐步替代雷汞。

汉斯人早在1891年就发明了叠氮化铅,大不列颠、阿美莉卡等国在一战后便将其用于军用雷管。

华夏中央兵工署1936年的《兵工月报》曾刊文讨论叠氮化铅的优越性:\"其爆速达4500米\/秒,远胜雷汞之3000米\/秒\"

金陵兵工厂1934年就尝试仿制德式雷管,但受制于原料纯度问题(需进口硝酸铅)。

而与日本的全面战争爆发后,兵工署在渝城的第23工厂在两年后才成功试制叠氮化铅雷管,但产量极低。

正是因为研制难度高,没有财力人力支持的吴大胜在武城一直没有研究成功,

周遭众人心中皆是哀叹,吴大胜是当地军工界出了名的犟种,丝毫没有为人处世的讲究,这也使得他这个老资格迄今还是个小小技佐。

包国维却突然大笑起来。他几步走到吴大胜面前,仔细看了看吴大胜手中的东西,惊得周围警卫差点扑上来。

\"好!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他紧盯着吴大胜,\"但咱们丑话说前头——三个月内我要看到突破性的进展。成了,你直接当火药车间主任,

失败了......\"

\"我吴大胜提头来见!\"老技工梗着脖子接话,引得包国维又是一阵大笑。

…………

安置完这伙从武城带来的军工人员后,暮色已经渐沉。

包国维和吴帆并肩走在碎石铺就的营区小道上,皮靴踏在石子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他们身后,临时安置的军工人员宿舍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隐约传来孩童的嬉笑声。

\"这次行动很漂亮。\"包国维掏出一包哈德门香烟,递给吴帆一支,\"第三绥靖区要扩大生产,技术骨干就是命根子。渝城那边,还得继续想办法。\"

吴帆双手接过香烟,又立时掏出火柴替包国维点燃了嘴里的香烟,

\"司令放心,武城沦陷后,大量人员涌入渝城,

现在渝城地区的物价飞涨,那些中、下级军工人员,一个月薪水连家小都难以养活。\"

他吐出一口烟圈,眼中闪过精光,\"只要咱们的钱给足,不愁没人来。\"

两人正说着,前方营房突然传来一阵嘈杂。一个粗犷的嗓音穿透暮色:\"老子是模范师的老兵,打过老仗!

你们这帮新兵蛋子敢关我?等老子出去......\"

包国维眉头一皱,目光转向吴帆。

吴帆连忙解释:\"路上收拢的一批散兵。为首的自称是模范师的老兵,在两年前随队前往洛阳地区参加航空队实训,

能报出完整番号,还说出了好多第一旅的军官。

我看他说得头头是道,就带上了他......\"他压低声音,\"但回来查了档案,他报的那个名字,在武城会战初期就已被记牺牲。\"

\"核实过了?\"包国维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

\"还没有,我已经派人去原第一旅部队请人过来核实,在确认身份前,暂时把他们安置在这里。\"吴帆擦了擦额角的汗,

包国维点点头,\"特殊时期,不得不防啊。\"

就在这时,营房里又传来一声怒吼:\"老子开飞机打鬼子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儿猫着呢!

我还跟师座一块儿见过面!等师座知道了,非扒了你们这帮兔崽子的皮不可!\"

包国维突然停下脚步,他倒是来了兴趣,望向吵闹的营房。

\"走,让我去看看这个老熟人是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