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休整(二)(1 / 2)
高文煜看着一身戎装、肩佩上尉军衔的侄子,
眼中满是欣慰,笑着点了点头。
包国维回礼后示意高停云稍息,语气温和地说,
停云,你写的关于城西伏击的战斗报告我已经看过了,很不错。
他顿了顿,眼下日军暂无大规模行动,特批你一天假,好好陪陪你四叔。
出乎意料的是,高停云立即挺直腰板,神色坚定地回道,
谢师座!但眼下战事紧迫,连队整训和防务调整事务繁多,实在抽不开身。
一旁的高文煜闻言,不仅没有丝毫不悦,反而乐呵呵地接过话头,
包师长,战事要紧。
我们高家男儿自当以国防军务为重,
这些家常琐事,待战事平息再叙不迟。
包国维赞许地点点头,随即唤来几名参谋,将高文煜献上的地图展开。
立即将这份地图与我们的作战地图进行比对标注,
重点核查这些英军据点和隐秘小道。
他转头将一份复刻的地图交给高停云,
高上尉,午后你过来领取地图,带队尽快实地勘察这些路线,
特别注意这些标注的英军仓库和隐蔽通道。
高文煜见正事已毕,便不再多留,起身告辞,
“包师长,您军务繁忙,文煜就不多叨扰了。
眼下天气转寒,将士们的粮食、被服等后勤补给,
文煜定当亲自督办,尽快筹措齐全,送至军中。”
包国维与他拱手作别:“有劳高先生费心。停云,代我送送你四叔。”
安排完后,包国维便带着一众高层,前往师直属战地医院探望伤兵。
高停云陪着高文煜走出指挥部,穿过戒备森严的院落。
高文煜看着身旁英气勃勃的侄子,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和感慨,
“停云啊,告诉你个好消息。
高家其他支系,在豫东方面的全力协助下,已经全部成功从宁波沦陷区秘密转移出来了,
如今都已安然抵达豫省安顿。”
他拍了拍高停云的肩膀,由衷叹道:“说起来,当初家族里大多数人,
包括我都对你这大胆妄为的主张将信将疑,
还是你这孩子有魄力,有眼光,懂得审时度势,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遇。
族中长辈都对你刮目相看,都说你颇具远见卓识,
已有担当家族大任的潜质了……”
然而,高停云闻言,眼神却异常坚定和平静,
他停下脚步,看向自己的四叔,语气斩钉截铁,
“四叔,请您转告我父亲和族中各位叔伯前辈,我高停云的目光,
早已不局限于高家这一隅之地了。
家族族长之位,非我的志向所在。”
他目光灼灼,望向大院中飘扬的军旗,
“我的前程在这军队里,我要在这里凭战功和本事,搏一个真正的未来!
也请您务必向家族转达我今日之言。
倾尽全力,紧紧抱住豫东绥署这条大船,
动用我们高家积累的所有人脉和资源,不遗余力地配合他们。
只要紧跟步伐,坚定不移,我高家未来,未必不能成为第二个豫东安家!”
高文煜看着侄子眼中不容置疑的决心和那份远超年龄的雄心,
心中震动,深知这个侄子的天地已然不同。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你的话,四叔一定带到。
家族这边,你放心,我们知道该怎么做。
你在军中,一切小心!”
……
22师战地医院设在同古城西一座废弃的英式教堂里。
彩色玻璃早已被震碎,如今用木板勉强封住,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消毒水、鲜血和汗液混合的气味。
医生和护士们动作娴熟地在病床间穿梭,处理着源源不断送来的伤员。
他们中许多是年轻的女护士,大多来自随政府内迁至西南大后方的高校。
当得知国家组建远征军出国抗日时,这些学生群情激奋,
不少人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投军。
新22师因其在国内的赫赫名声
——这得益于金枝兰主持的豫东青年军与《港城日报》持续不断的宣传,
使这支由模范第一师改编的部队成为许多热血青年的首选,吸引了大量学生从军。
“林茵、刘桂英!快过来按住他!”
手术区内,一名满身是血、戴着金丝眼镜的医生高声喊道。
他正在处理一名重伤的军官,对方的左臂被炮弹片严重炸伤,
组织已经坏死,必须立即截肢才能保住性命。
几名护士连忙跑来,协助医生按住病床上挣扎的军官。
“不行!不能截!我不能没有左手!”
那军官尽管因失血而脸色苍白,却爆发出惊人的力气,拼命抗拒,
“我还没报仇!还没打回鲁省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