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四果为基,大罗道果(2 / 2)
时而成鼎,镇山河气运;时而成龙,游太虚星海;时而如神人隐现,模糊难名。
直至紫微大帝目光垂落。
太一神格骤然定形。
化作一尊头戴王冠、手执宝剑、宽袍大袖的太古神只法相,身后隐有煌煌汉庭气运如龙相随,终是归位臣服。
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口宣道音,声震诸天:
“真人出现,乘云气,御飞龙,升玉京,游天阙,飘飘云际,翱翔太空。”
“仙道之始,始于混沌。”
言出法随。
殿中顿现无穷仙人飞升之景,乘云驾鹤,朝贺玉京。
太一神光趁势铺展。
溯光阴长河而上,照彻过去诸天,引万界修士共诵紫微宝诰,接引无穷未来。
炽盛光如来指结法印,梵音轻吐:
“五蕴失衡,涅盘归来。”
佛光如潮。
推动太一神辉冲入未来时空,遍洒时光长河,泽被来世无量众生,普照恒沙世界。
酆都北阴大帝袖展阴阳,敕令幽冥:
“乾旋造化,阴阳有别。”
紫微帝气应声化为一尊混沌大鼎。
鼎中幽冥鬼气与如来佛光交汇翻涌,阴阳相生,轮回自成。
卢云心神一定,灵台澄明。
若说三圣法相熔炼太一神格,是为铸就天仙根基、稳住道果不坠。
那么此番以三位一体之姿。
插手过去、涉足未来、锚定现在,所为的便是那至高无上的——证道大罗。
天仙境与金仙境。
素有正道大罗与旁门太乙之分。
二者看似同属天仙果位,实则云泥之别,有根本之异。
大罗者,至高至圣,全知亦全能。
其言即为大道,其念即为法则。
一切有情无情、诸天万界、过去未来,皆需遵其意志运转,莫敢不从。
譬如太乙者,虽可回溯过去时空,修正世界线轨迹,却需慎防岁月反噬与诸天修正力所引发的“道湮之灾”。
而在大罗眼中。
横贯虚无、蕴藏无穷伟力的时光长河,不过掌中一团柔泥,可随意揉捏塑形,无拘无束。
然,大罗之道,岂是易证?
其一,论其本质:
太乙者,乃一道之“共享者”。
祂回溯并统一部分过去,照见并收纳一定未来。
使自身在时光长河中连成一线,终将自己所悟的大道凝结为虚幻道果。
藉由过去、未来、道果三者合力。
使太乙者将本性灵光跃出长河,在无数时间线的可能性中,皆存自我。
然而太乙所能影响者,仅限其自身时间线所在之可能性。
若某条时间线并无“己身”的可能性存在,则无权干涉该线命运轨迹。
大罗者,乃一条道途的“顶点”。
祂包容万有可能、过去未来现在、初始与终结、大道每一侧面。
臻至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之境。
一切矛盾在其身皆可同立,已达旁人“言则错、思则谬”的不可说境界。
与道同存,因果不磨。
具备超脱量劫的永恒性、维度跃迁的自由性,时空流速、因果规则皆由己定,不随外境而转。
其二,论其道果:
大罗道果之雏形。
可上溯至混沌未开之太初,下占无尽未来之变局,直至将整条大道彻底化为己有,成就不灭大罗真果。
而今——
卢云身负紫微、酆都、如来、太一四重道果,融汇帝星、幽冥、佛法、先天之神四重权柄。
非为偏安一隅,非为独占一法,
而是要以四果为基。
诸天万法为柴,点燃照彻万古的唯一性,力求证得真正的天帝大罗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