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薛庆林辍学记(1 / 2)
按照薛灿的计划,搞定分家的事之后,接下来要忙薛庆林和薛沐读书的事。
她家里收拾好了,大伯家里也收拾好了,事不宜迟,不能再耽误。
那天中午做完饭,邹氏回家的时候,薛灿让大伯娘带句话,下午让庆林哥过来一趟。
邹氏一听,心中已明白七八分,知道是送庆林出去读书的事。
不过她还没好意思问,总觉得自已一提这事,是逼着薛灿出钱。
现在薛灿主动提了,邹氏心有愧疚,也为儿子感到开心。
想当初,二叔还活着时候,薛庆林整日跑县里读书,先生还夸他聪慧,是个读书的料,只要勤恳努力,以后必成大器。
没想到薛老二突然去世,家中遭遇大变,薛庆林读书的事,就这么放下了。
邹氏心有不甘,想咬牙供儿子继续读书,奈何婆婆不同意,男人也不硬气,这事最终没成。
薛庆林很懂事,主动说不读了,去打铁铺子里当学徒,以后有一门手艺不怕饿死。
邹氏现在想起这些往事,依旧觉得心酸哀痛。
好在眼前又有机会了,这回她绝不会退缩,要拼死支持儿子读书。
回到家里,宝莹已经煮好了菜粥,还蒸了几个杂面窝头。
这阵子都是这样,邹氏去薛灿那里,宝莹忙着家里的事。
没过多久,那爷仨个归来,各个身上背着一人高的木柴。
邹氏迎出去,忙着给庆林拍打衣服上的灰尘,顺便把薛灿的话告诉他,让他下去村西头一趟。
薛庆林应了一声,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隐隐生出一些喜悦和期盼。
饭桌上,因为庆林的事情有着落,邹氏说起薛老大和薛庆有的安排,“如今天凉了,山里没多少东西,庆有那边也没什么活了,要我说你们爷俩不如去县里找活吧,赚多赚少总有几个钱,攒下来好过年。”
薛老大闷声点头,“行,我带老大出去,每天赶早去山里砍柴,背上一捆柴去县里,卖完再找点活,总能赚上几个钱的。”
邹氏满意地点点头,只觉得心里有盼头,又嘱咐宝莹,“宝莹,那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了,只要一家人拧成一股劲,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薛庆林也觉得提气,不禁感慨分家真好,这样的日子才有盼头。
吃完午饭,略歇了歇,薛庆林出发去村西头薛灿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