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别拿大橘不当猫!(2 / 2)
“抓老鼠这件事,肯定要养只猫啊,大家都知道,老鼠的天敌是猫,养一只猫在家里,肯定家里没老鼠了。”许大茂介绍道。
看着有希望了,郝向阳也询问道,“那你知不知道哪里有猫呢?”
“三大妈家里养了一堆猫,你不知道吗?跟他要一只不就行了,不过你要是想当成宠物来养,想养只品质好点的猫,还是建议你去花鸟鱼虫市场买。”许大茂开口道。
“我不是想养宠物,只是想抓家里的老鼠而已,那你陪我去一趟,抓只猫回家吧。”郝向阳跟着许大茂上了三大妈家里。
来到三大妈家里,三大妈已经吃饱了,在家里剥葡萄吃。
她家里养了一些猫,都在地面上打滚,三大妈一共养了五只猫,还挺多的。
看着家里来客人了,三大妈立即打起精神,“你们好啊,是找三大爷还是找我?”
她还把葡萄递上来,邀请俩人一起吃葡萄。
“我们不找三大爷,找你,是这样的,我家闹老鼠了,但是我用尽办法都抓不到老鼠,所以想着想跟你要一只猫,回去抓老鼠。”郝向阳开口道。
三大妈笑了笑,“巧了,当时也是因为我家闹了老鼠,我才养的猫,自打养猫之后,家里就没有老鼠了。”
“本来啊,之前家里的母猫生了很多只猫惠,我们还不知道该怎么送出去呢,好在最后全部都送出去了,不然我们真的养不起这么多猫,虽然说养猫的成本不高,但是猫养多了,它们也会打架的,我年纪大了,也忙活不过来。”三大妈讲解着情况。
看着三大妈这么说,紧接着,三大妈带着俩人坐在椅子上,把家里五只猫都抱进纸箱子里,“你们要哪只猫,随便挑,喜欢我就送给你。”
三大妈养的猫有各种各样的花色,有白色的,灰色的,黑色的,棕色的,还有橙色,以及黑白相间的。
对于认猫这件事,郝向阳不是很懂这些猫的品种,只知道这种橙色的叫橘猫,而且猫养的肥肥嫩嫩的,一看,郝向阳就很有好感。
他也决定养这只猫了,毕竟很合他的眼缘,“我就要这只橙色的了。”
而且这只橘猫性情很温和,即使到陌生人手里,没有一点儿胆怯的感觉。
郝向阳抱着就橘猫很久,三大妈还是很爱干净的,“我隔三差五就给这些猫洗澡,所以这些猫身上都很干净,养猫是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来咨询我。”
他抱着橘猫回去了,放回家里之后,一大妈和娄晓娥都惊呆了,“你怎么想到来养猫了呢?”
之前看着郝向阳,对动物也是不感兴趣的样子。
“我就是为了抓老鼠,所以养了一只猫,别多想。”娄晓娥看着这只猫,还是很喜欢的。
顿时抚摸上猫的毛发,很顺滑,而且橘猫的性情也很好,很亲近人。
在娄晓娥手里也是乖乖的样子,不会乱咬人,娄晓娥顿时对于这只橘猫还是很有好感的。
“那我们是不是要给猫咪买点吗猫粮什么的?”娄晓娥曾经家里也养过猫,不过后来猫送人呢,而她家的猫,一直吃的都是进口猫粮。
“猫粮吗?也不知道买不买得到?”郝向阳询问着,娄晓娥也在深思,之前家里的进口猫粮都是娄晓娥父亲买回来的。
现在商店里面还有没有猫粮,这很难说。
“不用这么麻烦,我买点鱼蒸熟了给它吃就好。”一大妈看着这只橘猫,还是很喜欢的。
看着大家都接纳这只橘猫了,郝向阳也把橘猫放在厨房,看看它能不能抓老鼠。
大家也在拭目以待,紧接着易中海也回来了,大家也把家里养猫的事情告诉他。
易中海倒是没什么意见,“家里很久没有养过什么东西了?”
闻言,郝向阳有些好奇,“家里之前是养过什么东西吗?”
“有啊,养过乌龟,但是养大之后,就去放生了。”易中海之前养过动物,但是还没养过猫,一切感觉都很新奇。
四人吃着饭,一大妈也夹了半条肉给橘猫吃,只见橘猫吃着鱼肉,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一大妈心满意足。
紧接着,吃完饭,娄晓娥洗完碗,大概是半夜的时候,大家都准备睡觉了。
这个时候,橘猫一直不停叫着,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情况。
大家有些困惑,顿时来到厨房,郝向阳看着橘猫,只见橘猫嘴里叼着一只老鼠。
而且老鼠已经被橘猫咬死了,紧紧在嘴里叼着,这大概是橘猫的食物了。
但是好不容易养只猫,郝向阳还是不希望橘猫吃这种东西的,毕竟老鼠很脏。
没想到老鼠笼都抓不住老鼠,却被橘猫一口咬住了。
他看着橘猫,顿时很宠溺它,没想到橘猫这么能干。
他戴着手套,把老鼠从猫嘴里拿出来,但是把老鼠包在手套里面,扔在了垃圾桶里面。
处理完这一切,郝向阳也帮猫咪漱口,紧接着,大家回去睡觉了。
没想到一只躲避在暗处的老鼠终于被抓到了,这次大家都可以安心了。
而且有这样一只猫咪在家,他们也不用担心就家里会进老鼠了,毕竟橘猫会——抓走他们。
没想到三大妈养的橘猫抓老鼠这么高效,郝向阳顿时打算去睡觉。
打算买明天养精蓄锐去经营早餐店,隔天,郝向阳起床之后,没想到橘猫也起的很早。
他倒了一点儿稀饭在橘猫的碗里,橘猫舔着稀饭,孜孜不倦吃着,没想到它还不挑食。
这是最好的情况了,不挑食的猫好养活。
郝向阳吃完早饭之后,便去早餐店经营生意了,三人来到早餐店。
只见开店营业,他们率先开始揉面发面,一大妈还增加了一个新款式的包子,豆沙包,就是不知道买的人多不多,只做了十个试试水。
店里的生意一向不错,他们做好面点没多久,就来人买东西了,他们看着新出的豆沙包,有些人想尝个新鲜,也拿了一俩个豆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