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四合院:我,十岁称霸四合院 > 第888章 见证历史

第888章 见证历史(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首相夫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这次访问,我有很多东西要学。”

走出闽省厅,阳光依旧明媚。

蔡大使转头对顾从卿交代:“你去跟酒店确认一下晚餐的细节,尤其是首相夫人团队的餐食,务必按清单准备好。”

“好的,我这就去办。”

顾从卿应声,转身往另一侧的休息室走去。

回到休息室,顾从卿立刻拨通酒店的电话,逐条核对餐单。

蔡大使交给顾从卿的活儿,在不懂的人看来似乎都是些琐碎的杂事。

核对日程表上的时间节点,确认会场茶歇的饮品偏好,甚至是提前检查翻译设备是否灵敏。

可明眼人都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恰恰是整个访问行程得以顺畅推进的关键齿轮。

在这种涉及两国高层的外交场合,露脸的机会本身就珍贵得如同凤毛麟角。

能在会谈间隙及时递上准确的补充资料,甚至只是在陪同行走时恰到好处地落后半步、保持得体的距离,这些细节里藏着的,都是旁人求而不得的历练。

顾从卿不仅在场,还能在蔡大使的授意下,与首相夫人的团队就具体事务直接沟通,这份信任与机会,足以让外交部多少人眼红。

外交部里私下里早有议论,有人说顾从卿“运气太好”,不过是仗着年轻机灵被蔡大使看上了。

可这些风言风语终究没能掀起波澜——顾从卿的背景确实扎实,家里人脉与见识自不必说。

更重要的是,他在英国待了五年,熟悉当地的文化习俗,能精准拿捏对方团队成员的性格与行事风格,光是那份对英国政商界人物的了解程度,部里就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首相夫人的首席顾问随口提到一句小众的英国民谣,旁人都愣着,唯有顾从卿接了一句相关的历史背景,瞬间让对方眼里多了几分认可。

有能力的人不少,但能在对的场合、以对的方式展现能力,才是真正的本事。

顾从卿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些“琐事”是蔡大使在刻意磨练他,也明白自己能站稳脚跟,靠的从不是侥幸。

每次被同事用带着酸意的眼神打量时,他从不辩解,只是把下一份待核对的文件看得更仔细些。

在这种级别的舞台上,实力才是最硬的底气,那些暗流涌动的嫉妒,终究敌不过“非他不可”的不可替代性。

第二天,谈判正式开始。

谈判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红木长桌两端坐着中西方的决策者,顾从卿坐在蔡大使身后的侧位,手里紧紧攥着文件夹,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顾从卿悄悄抬眼,看见首相夫人微微蹙眉,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像是在压制情绪。

她身边的外交大臣低声说了句什么,她摇摇头,开口时语气带着惯有的强硬:“阁下,香江能有今日的繁荣,离不开英国的治理经验。

我们承认主权归属,但治权的过渡需要时间,否则现行制度难以适应,恐怕会影响香江的稳定。”

蔡大使在笔记本上快速写着什么,然后轻轻推到顾从卿面前——“英方核心诉求:以‘保持繁荣’为借口,保留治权”。

顾从卿立刻从文件夹里抽出早已准备好的资料,上面是香江近十年的经济数据,以及本地华人企业家的访谈摘要,证明香江的繁荣根基在于华人的勤劳与智慧,而非单一的治理模式。

他将资料轻轻放在蔡大使手边,目光再次投向长桌。

首相夫人显然不认同这个说法,她列举了几项英国的治理措施,试图证明“制度延续性”的重要性。

顾从卿注意到,她的语速比之前快了些,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或许她也清楚,在主权问题上,英方的立场本就站不住脚。

蔡大使忽然侧过头,用极低的声音对顾从卿说:“准备好备用方案的资料。”

顾从卿立刻点头,从文件袋深处抽出另一份文件。

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博弈,对方用“治权”做筹码,而我方早已备好破局之策。

谈判桌上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拉扯一根紧绷的线,谁也不肯先松劲。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道光影,像分割线一样清晰。

顾从卿看着眼前的交锋,忽然明白了“弱国无外交”的深意。

只有国家足够强大,才能在这样的谈判中挺直腰杆,将属于自己的东西,堂堂正正地拿回来。

那一刻,顾从卿觉得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又热又胀。

他悄悄挺直了背脊,目光落在桌角那面小小的五星红旗上——它在灯光下微微晃动,却始终鲜红,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

谈判还在继续,唇枪舌剑间,是国家利益的较量,是历史尊严的扞卫。

顾从卿知道,自己能做的,就是把每一份资料准备好,把每一个细节记清楚,当好蔡大使的助手,当好这场历史进程的见证者。

因为他脚下的土地,他身后的国家,值得所有人为之全力以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