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海婴的满月宴(1 / 2)
孩子满月了,正常在国内的话就要办满月酒了。
但是他们现在在国外,周边亲人什么的都不在。
所以顾从卿和刘春晓本来想着就不办了。
但是两个人吧,又不舍得委屈孩子,觉得满月是孩子的人生大事中的第一个,所以两个人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小办一下。
分别邀请他们的同事、同学、朋友来家里一起庆祝一下。
既然在英国嘛,那就入乡随俗。
两个人都亲手给自己要邀请的同事、朋友、同学都写了邀请函。
顾从卿邀请的都是大使馆的同事领导,刘春晓邀请的是她关系比较好的同学、留学生,还有老师。
顾从卿还邀请了他在英国认识的关系比较好的,比如说出版社的主编,还有一些其他的外国的朋友。
两人加起来大概有四五十人那么多。
海婴满月前三天,顾从卿下班回来,手里拎着个纸包,里面是裁好的米白色卡纸和一管金漆笔。
“咱动手写邀请函吧?”他把卡纸摊在桌上,笔尖蘸了点金漆,在边角试了试,“虽然简单,但亲手写的,总比打印的有心意。”
刘春晓抱着海婴坐在旁边,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笑了:“好啊,我来念名字,你写抬头,我来写正文。”
海婴在妈妈怀里咂着小手,偶尔发出咿咿呀呀的声。
顾从卿的字迹遒劲有力,刘春晓的则娟秀清丽,金漆在卡纸上晕开淡淡的光泽,映着灯下两人的身影,格外温馨。
“蔡大使和夫人肯定要请,”顾从卿写下第一个名字,“还有使馆的几位同事,之前多亏他们照应。”
刘春晓点头,笔尖在纸上滑动:“我得请安娜她们几个,孕期多亏她们经常来陪我。
还有我的导师,他总问起孩子呢。”
“出版社的怀特主编也得算一个,”
顾从卿想了想,“上次他来家里,还说等孩子出生,要送套莎士比亚全集当礼物呢。”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要邀请的人一个个数过来。
顾从卿写得快,写完一张就递给刘春晓,她在末尾添上“期待您的到来”,再一起吹干墨迹,放进信封。
土豆凑过来,看着堆成小山的邀请函,眼睛亮晶晶的:“哥,嫂子,我来帮忙跑腿送,我认识路!”
“辛苦你了,”顾从卿揉了揉他的头发,“等写好,就交给你这个邮差。”
三天后,邀请函都送了出去。
蔡大使收到时,笑着跟夫人说:“这俩孩子,在国外也把仪式感做足了。”
安娜收到信,举着跟室友炫耀:“你看,春晓的字真好看,我一定要去!”
满月宴这天,顾从卿和陈阿姨一大早就开始忙活。
陈阿姨的丈夫和儿子也都过来了,她丈夫帮着顾从卿他们一起做菜,他也会做饭,做的还不错。
清晨六点,厨房的灯就亮了。
陈阿姨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活,她丈夫正蹲在地上处理一条鲜鱼,刀工利落,刮鳞、开膛一气呵成。
“从卿,这鱼用红烧还是清蒸?”
顾从卿正往烤箱里放烤盘,闻言回头:“一半红烧,一半清蒸吧,照顾着点外国朋友的口味。”
他袖子挽到小臂,脸上沾了点面粉,是刚才揉面团时蹭上的。
“妈,顾哥,我把海婴抱到客厅了,他醒了,正蹬腿呢!”
陈阿姨的儿子凑过来喊,手里还攥着个拨浪鼓,“土豆正跟他玩呢,说要教他认颜色。”
“轻点折腾孩子,”陈阿姨回头叮嘱,又对顾从卿道,“夫人呢?让她再睡会儿,不用起来太早。”
“我刚去看了,她醒了,在屋里换衣服呢。”顾从卿的擦了擦手,“我说让她躺着,她非说今天得好好打扮。”
快十点时,门铃声“叮咚”响起。
刘春晓正坐在沙发上逗海婴,闻言笑着起身:“肯定是我同学来了。”
开门一看,果然是七个熟悉的身影,手里还拎着水果和鲜花。
“春晓!”领头的安娜举着束向日葵,金发在阳光下晃眼,“我们来给你们帮忙啦!”
“快进来,外面冷。”刘春晓侧身让他们进屋,目光落在几个公派留学生身上,“你们怎么也这么早?”
“知道你家今天人多,过来搭把手啊。”
其中一个男生放下手里的果篮,搓了搓手,“有啥要干的,尽管吩咐!”
陈阿姨从厨房探出头,看见人来了,笑着招呼:“是夫人的同学吧?
快坐,我这锅里炖着汤,马上就好。”
“你们先坐着歇会儿,想吃点啥?
我刚炸了点小酥肉,尝尝?”
安娜他们哪肯歇着,安娜拉着刘春晓问:“我们先看看小海婴!”
另外几个男生则直奔厨房:“顾大哥,需要切菜不?
我们几个在宿舍经常合伙做饭,手艺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