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 / 2)
信里夹着片干枯的薰衣草,纸上用娟秀的字迹写着:“福尔摩斯是否真的不会回来了。”
顾从卿把信折好,放进抽屉里,和那些谈判文件放在一起。
他看着窗外街上游行的读者举着“我们要福尔摩斯”的牌子,忽然觉得有些讽刺——这些人为了一个虚构的侦探如此执着。
刘春晓带海婴去公园散步时,听见两个老太太在长椅上念叨:“我猜作者是个老头,不然怎么这么狠心。”
“说不定是个女人呢?
女人发起狠来更厉害。”
她抱着孩子,听着她们认真的猜测,忍不住低头对海婴小声说:“你爸爸现在可是伦敦最神秘的人了。”
主编在电话里跟顾从卿苦笑:“现在连女王的私人秘书都来打听,说女王陛下也想知道福尔摩斯的结局能不能改。”
“告诉他们,”顾从卿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泰晤士报的后续报道里,有记者猜测:“古德先生或许不是英国人。”
理由是书中某些细节带着东方思维的痕迹。这个猜测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新的涟漪,有人开始翻找书中的蛛丝马迹,试图拼凑出作者的国籍。
顾从卿看到报道时,正在准备下一场谈判的资料。
他用笔在“主权”二字上圈了圈,心里想:找吧,就算你们猜到我是谁,猜到我来自哪里,也改变不了任何事。
福尔摩斯的结局不会改,香江回归的结局,更不会改。
过了几天,顾从卿刚结束一场僵持的谈判,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了公爵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对方带着些许无奈的声音:“顾,你得给我个解释——为什么要让福尔摩斯掉进瀑布里?我孙女昨晚哭了半宿,说再也见不到她最喜欢的侦探了。”
公爵孙女前段时间去参加封闭夏令营,昨天才回来才看到书。
顾从卿靠在椅背上,指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嘴角却勾起一抹淡笑:“公爵先生,故事总有结局。
就像谈判,总得有个结果一样。”
“可这结局太残忍了,”
公爵在那头轻叹了声,“你知道吗?
上周五的内阁会议上,财政大臣还在抱怨,说他太太因为这事跟他分房睡了,就因为他没能说服你改结局。”
顾从卿闻言轻笑:“看来福尔摩斯的影响力,比我们的谈判文件还大。”
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些,“但公爵,您我都清楚,有些结局一旦写下,就改不了了。
就像香江,它注定要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不是谁能左右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公爵的声音带着了然:“你是把谈判的气撒在了书里?”
“或许吧,”顾从卿没有否认,目光落在桌上的谈判纪要上,“写他坠崖的时候,确实觉得心里痛快了些。
那些在会议室里说不出的话,总得以某种方式发泄出来。”
公爵低笑起来:“你啊,倒是会找地方。
不过说真的,这本书让不少贵族对你刮目相看——
能把侦探故事写得这么牵动人心,却在谈判桌上寸步不让,你这人倒是有趣。”
他话锋一转,“要不要周末来家里坐坐?
我孙女想亲自问问你,福尔摩斯有没有可能‘死里逃生’。”
顾从卿婉拒了:“最近实在抽不开身,谈判到了关键时候。
等事情有了结果,我一定登门拜访,说不定那时,我会告诉您孙女一个‘秘密’。”
挂了电话,顾从卿看着窗外,想起前几天蔡大使跟他说的话:“有位勋爵在酒会上问起你,说没想到华国使馆里藏着位能搅动英国文坛的人物。”
这些上层人士知道他的身份,却默契地没有声张。
刘春晓晚上给海婴喂奶时,听顾从卿说起公爵的电话,笑着打趣:“你现在可是伦敦的‘双面人物’了——白天是寸土不让的谈判代表,晚上是杀死神探的神秘作者。”
顾从卿走过去,从她怀里接过熟睡的海婴,动作轻柔:“等香江的事定了,我就给福尔摩斯写个‘复活’的番外。”
“哦?那读者岂不是要疯了?”
“疯就疯吧,”他低头亲了亲儿子的额头,眼里闪着光,“到时候我就告诉他们,福尔摩斯能回来,是因为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就像我们,也一定会等到香江回家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