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章 水利专家的反对(2 / 2)
“在如此复杂的地形上施工,工期难以掌控,工程进度缓慢,钢钎、铁锤这类工具的损耗将是天文数字!你们如何解决?”
一直沉默旁听的林捷书记立刻接过话头:
“这一点我们想到了!实在没办法,我们计划在每一个施工路段,都设置一个流动的铁匠炉!”
“工具随坏随修,随缺随补,绝不让工程因为工具问题停下!”
鲁顾问见第一个难题被化解,话锋一转,指向图纸另一处说道:
“这是硬件上的困难,还有更棘手的问题!”
“从你们的设计图上看,在大约四十公里的地方,必须要经过太岁山!”
他看向林捷和林昊说道:“太岁山是什么地方?”
“那是几千年来山体落石,不断堆积形成的坡积物!
“这段路有两个致命特点:第一,结构疏松,特别渗水;第二,稳定性极差,随时可能引发大面积滑坡!”
林昊在心中暗叹,这位鲁老师显然是有备而来,可惜对方准备得并不充分。
于是林昊直接回应道:“关于太岁山段,我们计划增加水泥衬砌的厚度和强度,确保渠道绝不渗漏。”
“同时,我们准备采用‘截弯取直’的方案,选择最稳固的基岩层,以最短距离、最快速度通过这段危险区域,减少暴露在风险中的时间。”
“但修建过程本身就是最危险的!”鲁顾问步步紧逼,继续提出更多的问题:
“施工震动会加剧落石,你们如何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还有这里”说着,鲁顾问指着一座山峰说道:
“狼牙山!你们设计的是长达六百米的隧洞!我就想问,将来这隧洞施工,你们准备交给谁来做?哪支队伍有这种经验和技术?”
林捷闻言起身,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说:
“我们用得起的,只有林县的老百姓!他们或许没有经验,但他们有决心,有力气,肯学习!”
然而没等林捷说出,林昊专门培养施工技术人员的事情,就被鲁顾问打断道:“听听,这叫什么话!”
鲁顾问几乎要嗤笑出来,看了严余副书记的方向,这才对林捷满脸不屑的说道:
“一群握锄头的农民!你们觉得,这六百米的岩石隧洞,他们能打通吗?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余副书记见鲁顾问提出的几个关键问题,似乎都未能彻底难倒对方,知道不能再这样纠缠下去。
于是趁着一个这一系列问题,对方尚未完全解答的间隙,清了清嗓子,以一种总结定调的姿态开口道:
“好了,我来总结一下吧。”
余副书记面色严肃的对众人说道:“刚才鲁老提出了很多非常专业、也非常关键的问题。”
“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看,引漳入林工程的难度,比我们原先预想的,又提高了好几个等级!”
“面临的都是硬骨头啊!所以说——”他拉长语调,目光扫过林捷和林昊,直接作出决定道:
“要想完成这项工程,在我看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见这家伙又要出来捣乱,林昊直接打断了余副书记的结论,直接迎上余副书记阴沉的目光说道:
“只有那些不想干、不愿干,只贪图安逸、只顾自身权位,却从不为老百姓真正考虑的人,才会认为什么都不可能!”
“你!你你……!”余副书记被这直白的顶撞气得手指发颤,话都说不利索。
“你什么你!”林昊毫不退缩,想到这家伙在剧里的所作所为,积压的情绪在此刻爆发,直接对着余副书记开喷。
“你们一个个天天把‘抗旱’挂在嘴边,请问,没有水,拿什么抗旱?拿空气吗?”
“天天要求是什么情况!”
“老百姓连喝的水都快没有了,拿什么去抗旱?别人抗旱是想方设法引水、打井,寻找根本的解决之道。”
“你抗旱倒是有意思,不去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天天坐在地区办公室里打电话抗旱,就算下乡也是下到县委办公室来抗旱,你这旱抗的可真行啊!”
这番犀利的言辞,剖开了余副书记官僚的虚伪本质。
而听完林昊的话,会议室内鸦雀无声,气氛降到了冰点,就连林捷也没有继续劝。
因为他的心里也很憋屈,早就对这个余副书记不满了,正如林昊所言······!
这场原本把水利专家请过来,意图打压引漳入林计划的会议,最终在一片难堪的寂静中不欢而散。
县委大院门口,余副书记脸色铁青,懒得跟林县众人说话,怒气冲冲地钻进了吉普车,砰的一声关上了车门。
林捷快步上前,拦住了正要从另一边上车的鲁顾问,语气诚恳甚至带着一丝恳求问道:
“鲁老,您跟我们说句实话,排除其他因素,单从技术上讲,您觉得……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修成这条渠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鲁顾问停下脚步,看着眼前这位眉头紧锁、眼神却异常坚定的县官员,又瞥了一眼旁边那个敢于顶撞上级、技术扎实又敢想敢干的年轻技术员。
他内心似乎有所触动,但看过数据后,依然不看好,于是沉默片刻后,缓缓伸出一根手指。
“有一成的希望?”林捷见状心里有些高兴,10%的希望已经不算低了。
“呵~,就凭你们林县自己?”鲁顾问冷笑一声,摇了摇头说道:
“我觉得,希望只有万分之一。”说完,他不再停留,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万分之一?”林捷脸色难看的喃喃自语。
站在一旁的童昆,看着远去的汽车,高声对林捷说道:
“林书记,听鲁老这意思……,这事儿是干不成了呗?”
而听到鲁顾问和童昆的话,就连一直支持的李县长和孙副县长,不禁也有些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