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诸天影视剧变 > 第1375章 一期工程通水

第1375章 一期工程通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看着高兴的二人,林昊又是一盆凉水泼了过去:

“资金的问题已经有解决方案了,但红旗渠的问题并没有全部解决。”

“还有什么问题?”李明阳立刻问道。

林捷闻言突然反应过来,随后一拍脑袋说道:“差点儿把正事儿给忘了!”

见李明阳看向自己,林捷赶紧解释道:

“现在工地上的水泥快要跟不上了,现在进度越来越慢了,我回来找你说资金的问题,主要就是为了这事儿!”

“现在资金的问题解决了,咱们赶紧买水泥去!”林捷说着就准备去找财政局长要钱。

而这时候林昊拦住了林捷,摇了摇头说道:

“我的林大书记,就算有钱也不是你这么花的,要是继续这样动手动脚的花费,别说三百万了,就是三千万也不够你折腾的!”

“就是!”李明阳赞同的点头,随后对林昊问道:“那林工,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都能节约资金?”

“对对对,小林你有什么办法尽管说,我们肯定想办法解决!”林捷额一脸期盼的问道。

林昊点了点头,随后说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林书记,水泥这种常规消耗品,如果全靠买的话,咱们的资金远远不足!”

所以我想到了两个办法,一个是立足我们自身,立刻上马土法烧制水泥。

这方面的技术不用担心,除了燃料消耗大了一点外,其实不输于工厂制造的水泥!

“关键是咱们林县有石灰石和黏土,可以就地取材,能解燃眉之急,同时也将大大减少资金的消耗。”

“另一方面!”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说道:“我通过一些私人渠道想想办法。”

“我京城的那位老同学,或许能帮忙搞到一套小型的水泥生产设备,可以作为我们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补充。”

林捷紧握林昊的手:“太好了!土法生产这边,县委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地给地。”

“至于设备……小林,这份人情,咱们林县人民记下了!”

“我觉得呀!”李明阳也笑着说道:

“小林简直就是我们的及时雨啊,每次我们遇到困难,小林总能帮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快,在林昊的指导下,第一批土水泥窑在太行山脚下冒起了烟,民工们学着辨别原料配比,控制火候。

与此同时,在土法水泥烧制成功后,林昊也秘密地从空间里,将那些从国外收拢的设备中,陆续转移出一些关键的小型设备部件,并以京城同学支援的名义,让指挥部派人接收。

在林昊的支持下,一期工程进展迅速,时间很快来到1960年1月27日,也就是除夕这天。

红旗渠一期工程那十九公里水渠,被无数汗水与智慧浸透的“人工天河”,终于迎来了试通水的历史性时刻。

通水仪式的主会场设在渠首,林捷、李明阳、林昊、孙士厚等县委领导全体出席。

在开闸之前,几人聚在一起聊了起来,回想起这两个多月的施工,李明阳感慨的说道:

“咱们原来想着,红旗渠年前就能通水,可现在拦河坝才勉强修完一期工程。”

“看来我们以前的设想,太过想当然,也太过于乐观了!”

老孙也也感慨点头说道:“是啊,想得太乐观,最早想了三个月,只是没想到修起来,是真是不容易”

林捷也有些自责,不过还是打起精神鼓舞道:

“同志们,咱们心里都得有个底,往后的困难只会更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好在一期工程顺利完工,离我们修好红旗渠又更近了一步!”说完,林捷又看向林昊问道:

“小林,你估计咱们这条红旗渠,还需要多长时间能修好?”

林昊看着红旗渠的渠首,还有陆陆续续到来的林县百姓,有些担忧的说道:

“以我们目前的推进速度,红旗渠总干渠全部修通,预计需要两年时间。”

“而这只是主干动脉,后续配套的三条干渠、十八条支渠,以及遍布全县的斗渠、农渠、毛渠全部建成,整个灌溉体系形成战斗力,没有七到八年的时间,恐怕难以完成。”

林昊这番话,并非危言耸听。若按原本的历史轨迹,在没有他介入的情况下,仅一期工程就需耗费八个月!

二期工程因为旱灾和其他的某些原因,更是偷偷摸摸的进行。

而整个红旗渠浩大工程,更是历时十年才完全竣工。

如今,一期工程能在两个多月的极短时间内完成,其根本原因在于林昊的介入。

他凭借超越时代的工程管理,以及对剧情的了解,提前为工程扫清了无数障碍,包括认知、政治、技术上的障碍。

系统培训的技术员队伍,成为了工地的中坚,避免了盲目施工;

通过提前准备好的钢铁、水泥、工具等关键物资,保障了工程不被停工。

提前预备好的施工方案,和足够多的技术人员,让民工们少走了无数弯路,效率倍增。

不过眼前的众人,并不清楚其中的奥妙,听完林昊的远景规划,想到那漫长的工期和天文数字般的消耗,众人的气氛更加凝重,脸上都布满了愁云。

林捷将目光投向林昊,带着一丝期望问道:

“林昊同志,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能再快一点吗?”

原本他只是姑且一试,却没想林昊沉吟片刻,竟真的点了点头说道:

“别说,这段时间我还真想到一个思路!”

林昊的话让所有人为之一振,随后两眼放光的看向林昊问道:

“真有啊!”

“什么办法?”

“林工,你倒是快说啊!”众人迫不及待的问道。

林昊深呼了口气,随后说道:

“这个方案我正在核算,如果可行,整体红旗渠工程没有缩减,但总干渠的工程量,预计能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什么办法?”众人异口同声,眼中重新燃起光芒。

“具体的可行性数据和施工细则,我还在加紧计算。等有了成熟方案,我们再开会详细合计。”林昊谨慎地回答道。

“好!太好了!”尽管细节未知,但林昊从未让人失望,他的一句话,就足以重新点燃大家的信心与希望。

开闸时间定在12点,林昊看了眼时间,已经十一时五十分,于是笑着说道:

“马上就要开闸了,林书记也上去两句啊,鼓舞一下大家的士气啊!”

尽管没有上级领导亲临,但闻讯赶来的数千名群众和全体参建民工,将闸口附近围得水泄不通。

林捷站在人群前,进行了一场简短却极具力量的动员。

他没有用太多华丽的词藻,只是回顾了这两个多月的艰辛,感谢了每一位建设者的付出,并展望了水流到家门口的喜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