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复山河 > 第四百八十八章 、向上甩锅

第四百八十八章 、向上甩锅(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口嗨赌气的话,岂能当真。

户部的漂没,能够成为常例,那是大家都从里面拿了钱。

如果肉都被户部的官员吃了,根本不用等到现在,早就被朝廷清算干净。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在王朝末年搞反腐的,从未有过成功案例。

朝中各大党派,没有一个群体是干净的,区别仅在于贪婪程度。

在官僚集体堕落的时代反腐,最终都会演变成党争。

“够了!”

“今天召集你们过来是共商对策,不是听你们吵架的!

局势有多危险,大家都是清楚的。

无论如何,都必须想办法,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

姜书翰一脸严肃的训斥道。

越是到了危机时刻,维系朝堂的稳定,就越重要。

顺势干掉清流党是爽快了,问题是解决完他们之后,大虞朝也被折腾没了。

很多官员成事不行,但坏事的能力绝对一流。

包括发起抗税运动的江南士绅,朝廷也是既要打压,又要拉拢。

以宗族为纽带的地方势力,一旦和中央朝廷打起了游击,征税就是一个笑话。

真要是把这些人推到对立面,帝国的统治成本,将高的无法想象。

“募捐吧!”

“我等亲自带头,再策动皇亲国戚响应,一起为朝廷筹集经费。

先凑齐一个月的钱粮发下去,让外面的官员和京营士卒过个好年。

等到明年开春,江南地区的税款,也该征收起来。”

吕凌风缓缓开口道。

事实上,他最初的计划是准备向汉水侯府赊粮,先渡过眼下的危局。

尽管李牧做了掩饰,明面上从安南运送过来的粮食,都是商贾在运营,同侯府没有关系。

可每次遇到麻烦,都是侯府出面解决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东家。

大家都在官场上混,大不了拿政治利益交换。

怎奈运粮的船队,没能及时抵达,让他的计划直接落了空。

“现在这种年月,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京中的粮价更是突破天际,光募捐恐怕不够。

在坐的诸位,都是我大虞的柱石,也是我大虞朝人脉关系最广的。

发动各自的私人关系,筹集一批粮食过来,想来应该问题不大。

我看就一起分派任务,大家一起努力,共渡难关!”

镇东侯缓缓提议道。

北方大地缺粮不假,但不等于所有人手中,都没有粮食。

朝廷的公事,想要大家拿出粮食来,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若是变成了个人私事,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在场的众人,都是朝中各派的领袖,身后都有一帮小弟。

随便打个招呼,一家凑上一点儿,都能轻松搞出几千石粮。

费点儿功夫,从南方弄上几万石粮过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就是权力的魅力。

“这倒是一个办法!”

“内阁每人负责筹集三万石,六部尚书每人一万五千石。

户部在这次事件中,缺乏必备应急手段,吕尚书额外筹集五万石平价粮出售给朝廷。

京中三品以上官员,都要完成五千石的筹粮任务。

务必要在四十天内,把这些粮食送进京城。

做不到的,就自己辞职回家。

汉水侯那边,就劳烦两位侯爷过去走一趟。

希望汉水侯能看在江山社稷的份儿上,增加粮食配额,争取早日把粮价尽快打下来。

南京那边,以内阁名义行文,让他们加大催收力度。

务必在开春前,把钱粮运回京师。

募捐的问题,这个全靠自愿。”

姜书翰当即拍板道。

筹集粮食有难度,但粮食不是白给的。

无论是卖给朝廷,还是卖给京中粮商,那都是真金白银的交易。

以京师目前的粮价,从外面调粮入京,绝对有的赚。

如果经营的好,还能增加一门产业,动用人脉关系不亏。

把数额设定在三万石,主要是照顾几位北方出身的阁老。

毕竟,人脉关系是看圈子的。

南方籍官员,只要协调好了粮商和海商的关系,沿途再打个招呼,就能构建一个临时交易网络。

北方的情况不一样,这边是真的缺粮。

缺粮也就罢了,就连海外贸易发展,也严重滞后于南方。

相比之下,反而是募捐更棘手,那是真要大家往外面掏真金白银。

无论任何时候,强迫别人从口袋里掏钱出来,那都是在拉仇恨。

……

高层会议结束,北方的缺粮困境,依旧没有缓解。

朝廷的措施,本质上是优先保障京师的粮食供给,其他省份根本顾不上。

朝廷无力支援,指望地方衙门组织生产自救,明显是痴人说梦。

为了生存下去,无数百姓被迫踏上了造反之路。

各地的士绅商贾,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惨痛代价。

风起云涌的义军,开始在北方攻城略地,一时间求援的书信雪花般飞向京师。

可惜朝廷自顾不暇,连日常的军费开销,都无法按时发放,更不用说出兵镇压叛乱。

事情一耽搁,北方局势就彻底失控。

陕西、河南、山西、山东,遍地都是叛军的身影,就连南直隶都受到了影响。

在徐州造反的漕工们,刚开始还受漕帮高层控制,只是抢占了码头做做样子。

随着造反的深入,情况逐步发生变化。

举起反旗之后,饱受欺凌的漕工们,渐渐觉醒起来,不愿意再受漕帮高层的盘剥。

一些有威望的漕工,渐渐在队伍中掌控了话语权,转头就清算了漕帮高层。

干掉这些帮会头目后,起义军也完成了蜕变。

从最初牵制朝廷的棋子,变成了真正的义军,开始在徐州地区攻城略地。

整个江北地区,都暴露在了叛军的兵锋之下。

随着局势的恶化,江南士绅群体内部,再一次发生分化。

一些江北地区的世家,为了自身的安全,选择了和朝廷合作,共同镇压漕工叛乱。

南边的情况截然相反,因为在抗税运动中掺和太多,很多家族都没有了退路。

以宗族为纽带,在地方上组织民团,同朝廷的征税部队武装对抗。

官兵去的数量少就打,发现官兵数量多,就暂避锋芒躲避。

南京城。

“诸位将军,这个月的征税进度,可是严重不及预期。

朝廷那边又发来了公文催促,要求我们务必在开春之前,完成税款催缴工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