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459章 君士坦丁堡和谈

第459章 君士坦丁堡和谈(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虽然这场饥荒并不严重,但也基本断绝了奥斯曼帝国想要从小亚细亚半岛征调粮食运输到欧洲的希望。

奥斯曼帝国倒是在欧洲领土上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可随着军队的快速溃败,这些物资和粮食以及领土全部都送给了巴尔干民族。

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拿着缴获的武器弹药,吃着缴获来的粮食,争夺着奥斯曼帝国放弃的土地,一时间倒是不亦乐乎。

奥斯曼帝国只能望着海峡对岸的君士坦丁堡空流泪。要问为什么奥斯曼帝国政府不在位于首都的君士坦丁堡,别问,问就是奥斯曼政府在战争前期就已经逃离。

前线军队虽然溃败的很快,但整个溃败过程也不是几天就能够完成的。奥斯曼政府在频频得知前线的溃败战报之后,他们当然清楚君士坦丁堡大概率是守不住的。

君士坦丁堡确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都,曾经的奥斯曼帝国为了攻克君士坦丁堡,也确实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可问题是,今时不同往日。君士坦丁堡的防御在热武器时代面临极大的削弱,敌人是有极大的可能攻破君士坦丁堡的。

在面临坚守君士坦丁堡还是逃离到海峡对面的小亚细亚半岛这个选择的时候,奥斯曼政府几乎没有太多的犹豫,他们果断选择了将政府临时搬迁到小亚细亚半岛的萨卡里亚,观望着巴尔干战场的局势。

既然参战双方都同意进行和平谈判,那自然要选择一个让双方都能接受的谈判地点,来确保和平谈判的顺利进行。

本来英国政府是打算在伦敦进行和平谈判的,但这项提议遭到了俄国政府的果断拒绝。

俄国政府也不傻,如果在伦敦进行和平谈判的话,俄国方面肯定占不到什么好处。

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爆发在巴尔干半岛,和平谈判也应当在巴尔干半岛进行。为什么要将和平谈判的地点放在伦敦呢?总不能因为你大英帝国是欧洲第一强国就这么做吧。

要是几年前,俄国政府的反应或许还没这么大。可在西班牙打败大英帝国之后,包括俄国在内的诸多欧洲列强都看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大英帝国似乎也没想象中那么强大。

只要在海军方面能够对大英帝国造成威胁,英国的强大也就会瞬间土崩瓦解。英国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海军,他们的陆军在列强中只能说是一般,对其他的列强是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胁的。

并不只是俄国不同意将和平谈判地点放在伦敦,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也不希望将谈判地点放在伦敦。

经过各国的磋商,最终一致决定将和平谈判的地点放在君士坦丁堡。

虽然君士坦丁堡理论上还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但奥斯曼帝国政府早在战争前期已经搬迁,将谈判地点放在君士坦丁堡对奥斯曼帝国来说也没有太大的优势。

这场和平谈判之所以展开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巴尔干诸国的军队已经快要打到君士坦丁堡。

这么来看,将和平谈判的地点放在君士坦丁堡还是相当合适的,至少俄国政府同意这么做。

对于巴尔干战争和在君士坦丁堡进行的和平谈判,卡洛和西班牙并未表达过多的关注。

西班牙和法国也是唯二没有参与此事的超级列强,毕竟法国和西班牙一样,在巴尔干区域都是没有任何利益的。

虽然没有过多关注巴尔干战争,但想来这场战争的结果应当和历史上的战争差距不大。

战场上的巴尔干诸国占据了极大的优势,要是欧洲列强不干预的话,他们绝对有可能攻克君士坦丁堡,将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领土全部瓜分。

就算欧洲列强强行干涉并且促成了和平谈判,也不可能扭转战争的结局。最多就是让奥斯曼帝国少付出一点,保留一部分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领土,让这个极度衰败的帝国还能苟延残喘一阵子。

至于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想都不用想,最终肯定还是属于奥斯曼帝国的。

原因也很简单,不管是英国还是俄国,都不希望对方掌控君士坦丁堡。如此一来,实力十分弱小的奥斯曼帝国就成了很好的选择。

让奥斯曼帝国继续控制君士坦丁堡,对于英国和俄国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君士坦丁堡本来就在奥斯曼帝国的手中,继续掌控在奥斯曼帝国的手里,也就相当于巴尔干半岛的局势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场和平谈判最值得关注的,其实还是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以及黑山对奥斯曼帝国欧洲领土的瓜分问题。

要说这场战争中出力最多的,那肯定是野心极大的保加利亚。别看攻克亚德里亚堡的是保加利亚和希腊的联军,实际上参战的主力军队是保加利亚,希腊出动的只是一部分军队,在大部分时候也只是打酱油的角色。

除了攻克亚德里亚堡之外,保加利亚军队还参与了多场战役,付出的伤亡也是极大的。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出力最多的保加利亚肯定也能获得最多的土地,毕竟巴尔干同盟的组建目的也是为了共同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但要是真这么做的话,先不说实力最弱的黑山怎么想,反正塞尔维亚和希腊肯定是不愿意接受的。

要是按照谁出力最多就瓜分最多的领土这么来办,原本塞尔维亚和希腊想要的土地也会属于保加利亚。

辛辛苦苦闹了这么一出,最终得利最多的是保加利亚,这让塞尔维亚和希腊人怎么想呢?

虽然保加利亚确实是出力最多的,但这种涉及到领土分配的问题,总不能就靠诚实守信来抉择吧?

换句话来说就是,只要塞尔维亚和希腊对领土还有野心,他们就大概率不会按照原本同盟建立时的约定来分配。

这也是历史上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原因,说白了就是胜利国家领土分配不均,最终导致的一次巴尔干国家内讧。

和平谈判的内容和卡洛所预料的相差不大,巴尔干各国很快在和平谈判中内讧了起来,彼此都不愿意让对方拿到更大的胜利果实。

先说出力最大的保加利亚,按照保加利亚政府的想法,因为保加利亚在这场战争中出力最多的原因,保加利亚政府希望获得整个马其顿地区以及马其顿以东,君士坦丁堡以西的所有奥斯曼帝国土地。

要是按照保加利亚政府的想法,这场战后保加利亚的土地面积将直接翻倍,离斐迪南一世所构想的“新拜占庭”也就更近了一步。

对于保加利亚贪婪的胃口,塞尔维亚政府一开始是没想阻拦的。毕竟塞尔维亚还想靠着保加利亚来对抗奥匈帝国,而且保加利亚基本上是向南扩张的,不会影响到西边的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在和平谈判中要求的是南部直到马其顿的大片土地,以及未获得独立地位的阿尔巴尼亚。

按照塞尔维亚政府的想法,他们能在战后建立一个包括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黑山在内的大塞尔维亚王国,塞尔维亚的综合实力将获得极大的提升。

如果能够从奥匈帝国的手中抢夺波斯尼亚地区,那么这个大塞尔维亚王国将彻底成型,成为巴尔干地区的霸主,拥有和奥匈帝国对抗的资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