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成了!(2 / 2)
行宫之内,段和誉倒也不多等,亲自去佛堂,再见六铉与妙澄二位大师。
事情清楚,段和誉只问一语:“二位师父,杨护之策,不可谓不佳,此时此刻,好似也唯有此法……”
六铉来言:“此驱虎吞狼之策,那杨家,又是什么好人家吗?来日得势,岂能不是祸患?”
杨家人,祖上那是真杀过段家国王的,六十年前的事,对于六铉而言,那是有记忆的……
妙澄也言:“总也好过高氏一家独大,如此,最坏不过高杨并举,此帝王心术也,平衡之道,许也能换得国主权柄稳固!”
六铉在叹:“万没想到,高量成年少至此,竟真有这般才能在身。”
“许也是那苏武,言过其实!”妙澄也说,反正,说来说去,都是在为之前计策不可实现而解释……
段和誉也叹息:“唉……唯有这么一招驱虎吞狼了……”
妙澄又道:“来日,且让这虎狼相争,也不是没有办法……”
此时六铉才点头:“虎狼相争是个办法,就怕虎狼决出胜负了,又成一家独大……”
这些话语,就是大理不到二百年的历史,以上情形,都是发生过的历史旧事。
段和誉再问一语:“二位师父,那就如此决断了?大军皆出……”
“去吧去吧,但也要防备一番,命那杨护等候几日,只待诸军皆至,再一同出兵,如此,解围退敌之功,也不至于全在杨护一人身上!”
六铉之语,反正是防了这个要防那个,都得防着,也不能让杨护坐大太快。
段家人,一直以来,其实活得挺累……
段和誉点头:“好!议定如此,就这般行事了!”
说着,段和誉起身一礼,飞快往前去,诸般命令,一一要发。
此番发兵之数,四万五千,羊苴咩城两万左右,周遭郡府,一万余,威楚府杨护,一万余……
若是再加善阐府高量成一万余,差不多就是六万人。
几乎就是此时大理国所有能临时调动的人马了。
诸部大军,得令而动,有些能先走,只管先往威楚府去聚集,主要都是明日才能出发。
段和誉自己也要出发,他自不去战场,但他得到威楚府去,原因很简单,他得是名义上的领兵统帅……
如此,将来真说起来,怎么也当是他段和誉领兵打败了大燕皇帝苏武犯境……
诸多大军,次第而发。
段和誉不得三日,也到了威楚府处,倒是速度极快,这三日,还来了一个捷报,说是燕军没攻城,但高量成夜半率部出城劫营,收效甚大,火烧燕军营帐三四百个,烧死烧伤不知几何,高量成安然而回……
便是把段和誉急得不行,入了威雄城第一件事,便是在问:“善阐府燕军未退吧?”
杨护连忙来答:“回国主,未退未退,但斥候来答,近几日燕军皆不主动攻城了,只怕那苏武已然萌生退意,国主若是再不来,咱们若是再不进兵,只怕要晚啊!”
杨护之言,一来也是他所知道的事实如此,二来是他等不及真要这个头功了。
果然,段和誉一语就来:“那还等什么,前锋先出,大军接着再出,开拔开拔,出击善阐府,击退犯境之敌!”
杨护大喜:“臣愿为先锋!”
段和誉看了看杨护,点点头:“好,将军速去,旗开得胜!”
没办法,杨家而今式微,是要抬一手了,不然制衡不了高家。
只愿将来,两家真能再打起来……
反正大理国这一百几十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杨护哪里还等,躬身一礼,出门就去,早已来去准备几番了,什么都准备好了,只待出击了,国主命令一来,片刻之后,杨护已然打马出城而去。
一日之后,善阐府外,燕军营寨之中,还真别说,真有三四百个营帐被烧了去,烧得是一片黢黑……
这火,倒也不知是高量成亲手点的,还是苏武亲手点的……
三四百个营帐,说多不多,三四千人的营帐而已,没有营帐之人,到处去挤一挤,也算不得什么大麻烦……
说少也不少,反正三天前的夜里,定是真烧出一片火光来,远近之处,皆能清晰看到,白日来望,自也真有那一片焦黑……
苏武坐在大帐之内,闭目养神起来,他其实也等得有些烦躁了,心中只问,怎么还不来?
门外陡然有那军汉在报:“陛下,斥候急报!”
苏武顿时而起,吴用更快一步往前去,只管把情报拿在手中,快步回来递给苏武,苏武一拆,便把小小信纸往桌案一拍,一语:“成了!”
吴用大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谋无不成,战无不胜!”
“好了,休要说这些话语,战事才是主要,传令各部,备战!”苏武边说着,也边往大帐之外去走,感受着帐外之风,一语在说:“倒也不知京中会试如何了,怕是赶不上了,要去信京中,会试阅卷,不必着急,等某回去再定夺,嗯……春节当是能回得去的,到时候加班加点,上元节当也能放榜,附一道秘信去,会试题目……”
吴用凑耳去听……
苏武看了看吴用,没说,只道:“某写在纸上,密封好,火漆其上加印,嘱咐宗泽等人,任何人不得提前开启,更不得提前知晓!”
“遵旨!”吴用好似真有些失望,他没听到会试题目。
苏武心中想定,策论之题:上下四千年。
这题目,着实宽泛,愿意议什么,就议什么……
历史,传承,家国天下,中原正统,华夷之辩,兴亡得失,继往开来……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苏武要看,亲自看!
润十一月,要过完了……十二月了,今年多出了一个月,其实南方气温已然在升,春节也不远了……
吴用却也有担心:“陛下,是否真能如期赶回去?是不是留一些余地?”
苏武摆摆手:“大军许赶不回去,但某,定能赶回去,这恩科上元节定要放榜!”
吴用看了看苏武,其实在咋舌,这位皇帝陛下,怎么越来越勤政了?这边还将是一场血腥厮杀,那边已然想着要回去加班加点阅卷放榜……
这么连轴转,这是人能扛得住的?
吴用有些担忧,本想说几句谄媚之语,比如劝天子爱护龙体之类,但看了看苏武那严肃的面庞,便也说不出口来……
只能再说正事:“陛下,当去信城内高量成,教他最近,定要严加巡查城防,不可露馅,一定要等大理之兵,皆聚而来,到时候战起之时,他再从城内冲杀而出……”
“嗯,你说得有道理,这些阴谋诡计之事,倒是无出你右,就照此办理,你立大功!”
苏武如此一语。
吴用心中大喜,正要说点什么谦虚之语。
却听又是苏武一语说来:“此番回京,加参知政事!”
说完,苏武转头去,上马,巡查诸营,大战将至,苏武常常如此,把每个士卒都看一遍,或者,是让每个士卒都把他看到!
留得吴用,站在大帐门口,呼吸急促,双手在抖……
参知政事,就是副宰相了,已然是宰相之名!
此时此刻,岂能不是梦想成真?
“拜谢陛下隆恩浩荡!”吴用对着已然远去的苏武,跪地而拜,这一刻,拜得是涕泪俱下,是激动的泪!
人生所有的价值,这一刻,都到了顶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兄弟们,是要完结了,但也不是马上,还有许多要写,甚至很多人物,兴许还有一些番外……但完本也不会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