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白蛇浮生后世情 > 第339章 虹光送葬

第339章 虹光送葬(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仕林站在她身后,望着那道虹与那片烟火交融,忽然轻轻握住她的手。晚霞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像镀了层暖金。

小青望着那片渐渐升高的烟,将袖中的十八粒佛珠攥得更紧。佛珠的温润透过布料传来,像法海与淑妃的目光,在虹光里静静望着这人间。

江风卷着烟火往远处去,虹渐渐淡了,却把最后的光留在江面上。玲儿望着那片光,忽然抓住仕林的手,指尖的冰凉里多了丝力气。

两人的影子被最后的霞光拉得很长,交叠在江滩上,像幅未干的画。河边柴堆还在燃,烟火顺着虹消失的方向飘,仿佛淑妃真的踩着那道锦,往她盼了二十年的江南去了。

江水汤汤,载着霞色、烟火与未散的虹光,一路向东。有些离别,不是终点,是带着牵挂,往更宽的天地去了。而活着的人,总要带着这份牵挂,把路走得长些,再长些。

火堆燃尽时,余烬在暮色里泛着暗红的光,像未熄的心事。仕林用素绢仔细裹起那些灰白的骨殖,装进那只刻着缠枝莲的素瓷坛里——坛身的莲纹被烟火熏得发暗,倒像是淑妃鬓边那支常戴的银钗,磨去了珠光,只剩温润的旧痕。

玲儿把素瓷坛抱在怀里,指尖抚过冰凉的瓷面,坛身还留着柴火的余温,像母亲最后一次牵她的手时的暖。她和仕林并肩坐在江边的青石上,看西天最后一缕霞光被暮色吞掉,江风卷着水汽扑过来,带着远处渔火的淡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娘娘虽然去了,”小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素纱袖被风掀起,像片将落的云,“可这骨灰,总要有个安稳去处。”

玲儿抱着瓷坛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眼眶又开始发烫。

小青忽然往前走了半步,青衫的衣角被风掀起,像片不安的叶。“不如……安置在金山寺?”她的声音有些发飘,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袖口,目光落在江面碎月上,不敢看众人——方才话一出口,淑妃那句“埋在他的舍利塔下”就在耳边炸响,惊得她心跳漏了半拍。

三人齐刷刷转头看她,眼神里都带着疑。小白上前一步,素纱袖轻轻搭在小青腕上,指尖触到她腕间佛珠的凉,柔声问:“这是何意?”

小青的指尖猛地一颤,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耳尖微微发红。她背过身,假装整理被风吹乱的衣襟,声音却有些发紧:“金……金山寺是千年古刹,高僧常驻,日日诵经。既远离京城,能避开那些是非,又能让娘娘听着佛号安息,不是两全其美么?”她说着,指尖攥紧了袖中的十八粒佛珠,檀木的棱角硌得掌心发疼,生怕哪个字露了破绽。

小白望着她紧绷的背影,眸中闪过一丝了然,却终究没说破。她俯身时,素纱袖扫过玲儿怀里的素瓷坛,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温柔,语气温得像浸了月光:“这话倒有几分道理。公主觉得呢?”

玲儿抬眼时,正撞进小白那双含着水汽的眸子里。那眼里映着自己的影子——头发凌乱,脸颊带泪,怀里还抱着母亲的骨灰,像个被全世界遗弃的孩子。恍惚间,这双眼睛竟和记忆里淑妃替她擦泪时的模样重叠了,喉头一哽,泪水又涌了上来,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全凭……娘做主……”

“娘”字刚出口,小白的身子猛地一颤。她伸手将玲儿连同怀里的瓷坛一同搂住,素纱袖裹住两人,带着哽咽:“好,娘做主。往后,娘待你,定和仕林一般。”

“娘别再叫我公主…….我已不是了。”玲儿把脸埋在小白颈窝,泪水打湿了她的衣襟,“就叫我玲儿吧。”

“玲儿。”小白替她理了理鬓边的碎发,将那支歪了的桃木簪重新插好,簪头的木痕在渐亮的月色下泛着浅黄,“我们回家。”

不知何时,月亮已爬上天心,银辉淌过江面时,碎成万点星子——近看是浪尖的光,远看像撒了把碎银,连岸边的芦苇都裹着层薄薄的白,风一吹,晃得人眼晕。偶尔有晚归的渔舟划过,木桨搅碎满湖的月,倒像是把淑妃留在坛上的余温,匀给了这满江的水。

小白和仕林一左一右扶着玲儿,她的脚步还有些虚浮,怀里的素瓷坛却抱得极紧,像抱着最后一点念想。三人的影子被月光拉得斜长,交叠在青石板上,像幅被水洇过的画。

小青跟在最后,青衫的衣角扫过路面的碎石,发出细碎的响。她的手心一直攥着那串十八粒的檀木珠,佛珠被体温焐得温热,刻着的经文硌得指腹发麻——淑妃的遗言、法海的佛珠、玲儿懵懂的脸,像三块石头压在心头,沉得她几乎喘不过气。

夜风卷着远处的钟声掠过江面,是金山寺的晚课钟。小青抬头望了眼那抹隐在云后的月,忽然觉得,这满江的月光,倒像是淑妃和法海未说出口的话,散在风里,落进水里,终究是要往一个地方去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