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长远保障(2 / 2)
优厚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待遇,让不少文官武将都暗自咋舌。
“如此厚待兵卒,谁还肯寒窗苦读,求取功名?”
有官员忍不住出列质疑,认为这会破坏现有的社会激励结构。
柳庭恪早有准备,从容奏对:“将士们浴血沙场,保家卫国,其所付代价是命,岂是寒窗苦读可比?给予他们及家人应有的保障,方能激励士气,稳固国本。况且……”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满朝文武,“若论后顾之忧,岂止军中?我朝许多州县官员,俸禄微薄,若家口众多,仅靠俸禄亦是捉襟见肘,清贫度日。若朝廷能参照此法为天下官员也设立相应保障,解决其养老、医药、子女教育之忧,则清廉者更安其位,若还有人再行贪腐之事……”
柳庭恪声音一沉,带着凛冽寒意:“那便是应当自绝于君父,自绝于百姓,理应受千刀万剐之刑!”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
出身世族、家财丰厚的官员们,内心或许不以为然,但谁敢此时站出来反对?
一顶“莫非你贪腐所以不敢让朝廷解决后顾之忧?”的大帽子扣下来,谁也承受不起,最重要的是柳庭恪他是真敢扣啊。
而那些出身寒微身家并不富裕的官员,更是心中震动,他们已是如此贫穷,此时反对,岂不是失心疯?
龙椅上,顺德帝听着柳庭恪的陈述,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他觉得柳庭恪所言确实有些道理,高薪养廉古已有之论,若能系统化解决官员的基层问题,于国于民确是好事。
但他也深知国库的底细,如此庞大的支出……
“柳爱卿所奏,关乎国本,朕心甚慰。然则,此举所费几何?国库可能承担?”
柳庭恪似乎就等着这一问,他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另一本早已备好的奏折:“启禀陛下,臣已初步核算所需费用,请陛下过目。”
顺德帝看到这个数字之后非常的难受,就是说多吧,国库咬咬牙也能承担,说少吧……也确实很肉疼,让本不富裕的国库雪上加霜。
但是后边还有,柳庭恪指出这笔钱不用国库掏,拆了世族的东墙,补他们自己的西墙!
世族手里土地那么多,全都不纳税,只要收一点儿不就就成了嘛!
骤然取消所有优免恐引动荡,但可循序渐进。
百姓田亩征税三成不变,秀才原本减一半,现在变成收两成,举人与官员原本不收,现在先征收一成。
施行此法,国库将充盈一倍有余。
国库银钱翻倍啊!啥窟窿不都堵上了吗?
顺德帝看的心潮澎湃,柳庭恪此前确实与他隐晦地提过土地兼并和赋税不公的问题,但他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快就准备动手?
就算顺德帝近来因边关渐稳、内部整顿初见成效而信心倍增,甚至有些“飘了”,此刻也清醒的在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太快了,世族肯定会爆炸,年轻人,还是太急躁。
顺德帝合上折子,顺手塞进袖子里,“数额有些大了,此事容后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