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分内之事(1 / 2)
顺德帝看着邵桐平静的脸,那些反复想了好几遍的腹稿,竟一句也说不出口。
利用他们还不满两周岁的女儿,他明明知道邵桐拿长宁当作眼珠子一般的疼宠,于情于理,都难以自圆其说。
邵桐安静地用着膳,眼角的余光却将顺德帝的坐立不安尽收眼底。
她放下银箸,拿起绢帕轻轻拭了拭嘴角,声音温和依旧,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顺德帝强撑的镇定:“陛下今日似乎心事重重,可是前朝遇到了什么难处?若方便,不妨说与臣妾听听,或许臣妾虽愚钝,也能为陛下分忧一二。”
这主动递过来的话头,让顺德帝既松了口气,又倍感羞愧。
他叹了口气,挥退左右,殿内只余一家三口。
他斟酌着词句,从国家税制说起,讲到世族大家拥有大量土地却无需缴纳赋税,讲到国库每年因此短少的巨额收入,更讲到随着科举不断选拔出新的人才,享有免税特权的土地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国库能收到的赋税逐年锐减,长此以往,恐伤及国本。
他说得语重心长,邵桐静静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直到顺德帝将难处一一陈述完毕,她才抬起清亮的眸子,直视着他,直接切中了要害:“陛下说了这许多难处,最终是想让臣妾,做些什么呢?”
被她如此直接地问到脸上,顺德帝脸颊微热,眼神闪烁了一下,略带心虚地将柳庭恪那“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计策,含糊地说了出来。
然而,邵桐只是沉默了片刻,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的杯壁。
这短暂的沉默,对顺德帝而言却漫长得如同煎熬。
终于,邵桐抬起头,神色竟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种决断后的释然:“臣妾明白了。”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此事关乎国策,确需谨慎,长宁太小不知事,恐有疏漏,陛下,明日臣妾召祖母带着扬儿进宫一趟。”
顺德帝一时没反应过来:“扬儿?”
“是,臣妾的大侄儿邵扬。”
邵桐解释道,“他今年虽只有六岁,但自幼聪慧机敏,让他带着长宁,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