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图穷匕见(1 / 2)
柳庭恪的声音清晰而平稳,每一个字却都像重锤敲在在场所有官员的心上。
“陛下,我大宁在册官员逾万,取得功名者更是数以十万计。他们名下所占田亩,据户部不完全统计,已远超全国田亩之四成。此部分田产秀才仅缴纳一半税赋,举人以上完全免税。若令所有功名在身者,其名下田产皆按十税一缴纳田赋,无需额外捐赠,仅此一项,国库岁入至少可翻一番。”
顺德帝明显动心的神色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陛下不会来真的吧?
“翻一番?可当真?”
柳庭恪答道:“微臣不敢欺瞒陛下,而且因每年皆有新科举子,新晋官员,可免税之田亩只会越来越多,而需全额纳税之民田只会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国库岁入必然逐年递减,只怕连维持现状都难。”
柳庭恪的话语如同寒冬里的一盆冰水,将众人从“一次性捐款”的侥幸中彻底浇醒。
顺德帝想要的,根本不是一次性的“捐赠”,而是要动摇他们,乃至天下所有读书人赖以立足的根基——赋税优免特权!
众人到现在哪里还不明白,今年的宫宴搞得这么大,人这么多,甚至包括孩童们的口角,长宁公主受伤,很可能都是有预谋的,现在陛下是图穷匕见了啊!
长春殿死一般的寂静,连远处传来的宴饮喧闹和丝竹之声都显得格外刺耳,反衬得此处的气氛愈发凝滞、尴尬。
方才还只是吴、孙、李等几家如坐针毡,此刻,所有官员,无论是世家贵族还是寒门出身,脸上都失去了血色。
世族官员固然田产众多,损失最大,可寒门官员呢?
他们寒窗苦读,挤破头踏入仕途,除了光宗耀祖,不就是为了这“免除徭役赋税”的实惠,能让家族摆脱贫困,置办田产,成为人上人吗?
若是没了这特权,他们与普通富户又有何异?
巨大的恐慌和抵触情绪在无声中蔓延。世族官员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了站在文官前列的卢政翰。
尽管他们私下里未必看得上这位新上任的太师,但此刻,卢家作为拥有庐陵庞大私产的最大地主,利益攸关,且卢政翰官位最高,理应由他出头。
卢政翰感受到身后无数道目光的推力,心中暗骂,但也不得不动。
他稳了稳心神,上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柳侍郎所言,或有其理。然,秀才赋税减半,举人以上功名全免,此乃太祖高皇帝为嘉奖学子、劝励读书而定下的祖制!数百年来,天下读书人莫不以此为念,刻苦攻读,以期报效朝廷,光耀门楣。
贸然改动,首先有违祖制,是为不敬先人;其次,朝廷对已取得功名者出尔反尔,是为失信于民!此举必将引起天下士子哗然,人心动荡,恐生不测之变啊!还请陛下三思!”
他这番话,扣住了“祖制”和“民心”两顶大帽子,立刻引来了众多官员的低声附和。
顺德帝面色不变,语气甚至算得上温和。
“卢爱卿,祖制固然重要,然时移世易。当年开国,百废待兴,太祖以此策鼓励耕读,选拔人才,自是英明。可如今已过数百年,国情早已不同,不适用的规矩,就当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