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47章 赵率教血战齐家岭 陆战队搅局乱敌心

第147章 赵率教血战齐家岭 陆战队搅局乱敌心(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连夜奔跑了三天三夜的赵率教,赶了三百五十里路,终于赶到三屯营,看着三屯营那高大堡墙上飘荡的大明日月旗,赵率教松了一口气。

不过很可惜,他这口气松的有点早,接下来的事情,就只剩下麻烦了。

“有骑兵过来了,快去通知朱大人。”三屯营城头上,守城的士兵看见突然出现几千骑兵,也是紧张的不行,赶紧派出信号兵去报告守将朱国彦。

“数千骑兵?”守将朱国彦也是吓了一跳。匆忙忙披挂好盔甲,跑上城头朝外看去,果然是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头。

这时却见站在远处的骑兵队伍里跑出一骑,来到城下大喊:“城上的官兵听者,我们是镇守永平镇的关宁骑兵,奉旨前往遵化支援,路过此地,请求入城休整。”

永平守军,朱国彦重重的松了一口气,朝城下大喊:“你们将军是谁,可有蓟辽总督府调令?”

城外叫门的士兵听了一愣,随即回答:“我们将军是赵率教,我们是奉了圣旨前往遵化支援,只有总督府口令,没有总督府调令。”

朱国彦是一个刻板认死理的人,这种人一根筋不会变通,听闻没有总督府的调令,脸色顿时就变了。

“这位小将,回去告诉你们将军,本将军没有收到总督府协调令,你等又没有总督府调令,恕本将军不敢开城。”

见关城不同意开门,叫门的小兵没办法,只好调头跑回去告诉赵率教。

赵率教听闻三屯营守将没有见到总督府调令不同意开城门,只好带着几名亲兵亲自前往协调。

“朱国彦将军,本将赵率教,你可认识?”

朱国彦看看城下站子的那位老将,果然是赵率教没错,可那又如何,没有调令就不可能进城。

“对不起了,赵将军,下官是认得你。但认识归认识,军纪是军纪,没有总督府调令,下官不敢放你入城。”

赵率教解释道:“朱将军,因为事态紧急,本将军只是收到了总督府下达的,支援遵化的口令和皇上的圣旨,并未来得及领取调令。

为了赶时间,我们连续跑了三天三夜,现在已经是饥渴难耐,人困马乏,还望朱将军通融通融,让我们入城休整半日。”

“不行,没有调令,你们不可能入城。”

“朱将军,虽说我们没有总督府的调令,但我们有皇上的勤王圣旨,你可以查看。”

朱国彦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不带考虑的直接就拒绝:“赵将军,不是本将军要为难你,皇帝调动军队,也要通过总督府才行,未经总督府走程序,就算是皇上,也无权直接调动军队。”

“朱将军,现在形势紧急,你就不能通融通融。”

朱国彦摇头:“不能,这是朝廷的法度,我朱国彦不敢违背。

再说了,大敌当前,你手里没有总督府调令,本将军哪里知道,你是不是已经降了敌人,是来诈城的。”

听对方说自己是来诈城的,赵率教气到吐血,差点想破口大骂,可眼前的形势对自己不利,还是要强制忍着。

“朱将军,不同意我们进入城休整那就算了,我们已经跑了三天,人困马乏的。

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吃喝,让我们在城下休整半日。”

既然不让入城,那给点吃喝总是可以吧。

没想到朱国彦一听,找自己要吃的,自己的粮食还不够吃的,哪有多余的给你们?

还想在城下休整,这怎么可能?你几千人马在我城墙之下驻扎,我心里哪能安稳得了,这绝对是不行的。

“赵将军,不是下官不相信你,你等数千人马,没有调令在我三屯营城外驻扎,这会引起城内的百姓恐慌。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下官劝你们还是速速的离开为好。”

赵率教没法只能又退一步:“朱将军,即便不让我们再此休整,你多少给我们一些吃喝,让我们缓缓总可以吧。”

朱国彦生气了,对着赵率教吼道:“吃喝没有,赶紧走,再在这里耽误,莫怪本将不客气乱箭伺候。”

“朱将军……”

“还不走?弓箭手准备。”

赵率教还想再说些什么,墙头上已经有几支箭矢射下,扎入战马前的泥土里。

看来对方是来真的,再耽误下去估计会产生冲突,赵率教知道自己是进不了城了。

从三屯营到遵化县城还有近五十里路程,看来只能咬咬牙继续往遵化赶,也许能赶在女真人之前到达遵化。

赵率教叹息一声,只能绕城而过,赶往遵化。

(这里说个题外话,朱国彦明知道赵率教率领的就是明军,也知道他是要去增援遵化,可还是不让他进入三屯营休整,这么做有错吗?

从军规上来说,朱国彦没错,他自己就是一个刻板僵化,不会变通,死守军规的人。

几千人的一支军队,没有调令擅自行动,按军规等同于造反。

只要是一个严格遵守军规的将军,任谁也不可能让你进入军营休整。

朱国彦在军营里也不是三年五年了,他是个死脑筋,万事不知变通只认死理的性格,袁崇焕作为蓟辽总督他不知道吗?

做为一门心思,想完全掌控手下将领的总督,对于三屯营这种军事要塞的守将是什么性格,想来他应该是知道的。

在明知道休整地有这么一个认死理的守将,没有蓟辽总督府军令,谁也不可能进得去的前提下,还在向赵率教下达增援命令的时候,只下了一个支援遵化的口令,而没有给赵率教下发调令牌,这本身就耐人寻味的。

这也是在刑部审问袁崇焕时,袁崇焕矢口否认自己下达过命令赵率教火速支援遵化的口令,坚持说赵率教未得到调令,擅自行动,才被女真人伏击,赵率教的死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他的辩解文书中,原文是这样说的:“臣于十月二十九日在中夜所,一闻蓟警即发援兵,而赵率教于臣牌未到之先奉旨坐调即行。

臣即以行兵方略遣游击王良臣驰书往谕,令其勿轻视敌。

孰知率教急于救遵,三昼夜驰三百五十里,至三屯营,而总兵朱国彦不容入城,遂纵马向遵,中途大战,遇伏,中箭坠马而死,良臣竟不能及,则率教之以身报国深可怜悯。”

而他的旗鼓官周文郁在刑部审讯中却说:“十一朔,袁公自宁远往山海,过前屯时得报:该前七日,建奴从大安口入也,如今已困遵化矣。于是疾趋关内,先令赵总兵率教所部援遵。”

两人一个说没有给赵率教下过支援口令,一个说给赵率教下过支援口令,到底哪一个说的是真的?

那么有没有赵率教没有调令,擅自调兵增援遵化的可能?

按照大明兵部的规定,没有上级的调令,下级军官无权调动军队。

也就是说赵率教即便是永平镇的总兵,如果没有周文郁代表袁崇焕,亲自到场传达袁崇焕的口令,赵率教想擅自前往遵化支援,他能带走的兵马,也就是他身边那几个亲兵而已。

而他能直接带出永平镇四千兵马,很显然,没有袁崇焕的口令是不可能办到的。)

看着太阳已经偏西,齐家岭上那群新进的绿林好汉们是吃饱喝足,精神抖擞,战马喂得饱饱的,水也喝来个足够。

今日的战马可全都吃的是黑豆,能量补充的足足的,战马们也是昂首挺胸,斗志昂扬。

一边,宋玉成一直观察着女真人藏身的那片树林,心里盘算着从三屯营方向过来的人马今日到底会不会出现?

自己这伙人总共就带了三天的粮食,要是今日那伙人不出现,明天就得断粮。

宋玉成可不想过早的就开始吃自己随身携带的粮食。

还有这正白旗的衣服,也不知道是放在仓库里的时间长了,还是什么原因,总感觉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穿在身上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宋玉成很想用最快的速度把今日的事情给了结了,好扒了这身破皮。

另一边,吕俊豪举着望远镜观察着三屯营的方向,看了一整天,举的两手发软,眼泪都快看出来了,也没看见那边有什么动静?

心里正想着莫非少爷算错了?今日三屯营没有军队过来。

放下望远镜,吕俊豪揉揉眼睛,抬头望望已经西斜的太阳,可能再有一个半时辰,太阳就要下山了。

又回头看了看遵化方向那一片树林里,时不时飞起的惊鸟,心里暗骂:“这帮牲口真能忍。这都躲藏大半天了,愣是没见它们出来走走。”

打开行军水壶,喝了一口水。抬头往左手边一看,好像远处有灰尘扬起。

“灰尘?是不是有骑兵过来了?”吕俊豪有些小兴奋,赶紧把水壶盖拧紧,拿起望远镜仔细观看。

几分钟之后,果然看见了排头的骑兵,倒扛着旗子,旗面卷的死死的,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吕俊豪的望远镜就跟着这支队伍慢慢的移动。那队形跑的是稀稀拉拉,无论是士兵还是战马,都已经累得半死不活。

“两位老大,我们等的人好像来了。”

宋玉成,曹金虎齐齐回头,看向三屯营方向,果然,远处的灰尘越来越大,人马越来越多。队伍拉得又细又长,绵绵绵延好几里地。

看着那远道而来的队伍,那疲惫不堪的样子。

宋玉成忍不住说道:“那些女真人都在树林里休息了大半天,这明军的队伍才姗姗来迟,一个个都累成这种样子。

一边疲惫不堪,人数还少,一边以逸待劳,人数还多,可以想象得到,这仗明军怎么可能打得赢。”

曹金虎笑道:“确实是这样,如果全靠他们,这仗明军铁定得完蛋。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女真人在这里捕蝉,没想到还有我们这个黄雀躲在这里。

虽说咱们两帮人加起来的兵力也没那女真人多,可咱们火器厉害呀。

等他们正打得焦灼的时候,咱们突然冲下去,定然打女真人个措手不及。”

几人就在山头上嘻嘻哈哈聊着天,看着那支明军队伍越来越近,慢慢的就越过了齐家岭山头。

眼看着明军的前沿部队,距离女真人埋伏的树林已经不是很远,再往前跑,先头部队就撞进埋伏圈去了。

宋玉成抬抬手:“吕俊豪,准备支红色信号弹,朝明军先头部队头顶的方向,发射一支提醒他们一下,还是停下来看看地形的好,别傻乎乎的跑这么快。”

吕俊豪笑笑,从背包里抽出一支直冲云霄都可以高飞一千米的大号冲天炮点燃,对着女真人埋伏的方向就飞了出去。

官道上,赵率教正咬着牙带着队伍狂奔,再往前跑二十来里,就到遵化城了。

前方有一片树林,赵率教是知道的,但他没把这片树林放在心上。

他现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赶在女真人到达遵化县之前,先到达遵化。

至于路上有没有可能会出现伏兵,他似乎没有思考过。也许他曾经考虑过,但是他现在是人困马乏,没吃没喝。

如果不能赶到遵化城,即便是没有战死,那也会饿死。

至于是在遵化城外遇着伏兵,还是在前面的小树林遇着伏兵,估摸着都差不多。

忽然听见天空传来尖锐的叫声,不知道有个什么东西传出的声音,紧随着又是“啪”的一声巨响,眼角处就是一片红光闪亮划过。

赵率教回头一看,头顶天空上闪出了一颗红色的礼花,正闪耀着刺眼的光芒!

“有埋伏。”赵率教心中一惊,双手一用力,勒住了马缰。战马一个紧急刹车,冲出去了好几步,才停了下来。

赵率教停马观望,四周安静异常,远处的树林里竟然没有飞鸟惊起,这现象明显不正常。

“停止前进,传令后续部队,迅速上前集结,准备迎战。”

树林里,正埋伏着一只凶残的小野猪,它是老野猪的第十二只猪仔,被黄台吉派来此处埋伏,准备偷袭明军的阿济格。

这头年方二十四岁的野猪仔子,正瞪着一双贼眼看着官道。

这头小野猪,从来不读书不看报,是头绝对的文盲猪,所以两眼睛被保护的贼拉拉的好。

一双贼眼异常的收光,不借助任何外来工具都能看出老远。

当见到远处有尘土飞扬,他就知道他要等的人来了。

眼见着官道上骑兵越来越近,一支疲惫不堪的骑兵队伍,慢慢的呈现出来。

只要再往前跑上一里地,这支疲惫的明军骑兵就会进入树林路段,自己只需要弓箭手一通乱箭,再来一个冲锋,左右夹击,便可轻松松的把这支队伍包围歼灭。

不曾想正在这关键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个什么声音传来,正在策马狂奔的明军头顶上一声炸响,天空亮出了一团红红的火光。

正在狂奔的明军突然停下马来,四处张望,那长长的队伍越收越拢,似乎有要结队防御的迹象?

“该死的,那是什么鬼东西?快,传令下去,准备冲杀。”

看着停止前进的明军队伍,阿济格知道自己的埋伏是打不成了。

那些安排在官道两边的弓箭手,也算是彻底的失去了作用。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趁着明军的队伍还没有集结成形。直接冲杀过去,把他们的队形冲散。

像这么一点明军骑兵,区区几千人而已,阿济格根本就不放在眼里,野战女真骑兵是无敌的。

没听人说嘛,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它现在可是有超过了一万人的骑兵队伍,那自然也是无敌的。

面对几千明军,阿济格有信心,只需要一个冲锋,便成彻底的把这支军队打残。

赵率教被冲天炮惊动,停马观察情况,也发现了周边的不正常,没有在盲目地向前奔跑,开始停下来集结后面的队伍。

可后面的队伍拉的太长,一时半会的也集结不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忽听得远处树林里,一阵牛角号的声音传来。

牛角号声!果然有埋伏,赵率教心都凉了大半。

能在这里遇见女真人伏兵,那说明遵化已经沦陷,自己的支援还是失败了。

“有伏兵,大家小心,准备应战。”收到命令的士兵们,凡是到达地点进入队列的,都从背上取下三眼铳来,开始填充火药弹丸。

其实这一次,赵率教的运气已经够好的了,还没有把队伍带进敌人的埋伏圈便被信号弹惊动,提前止住了行军的步伐,并有了一点突击防御的准备时间。

在原本的历史上,赵率教就是在冲进那片树林之后,被阿济格埋伏在官道两旁的弓箭手偷袭,两轮箭雨过后,明军骑兵伤亡过半,赵率教也在偷袭中中箭阵亡。

造成他带出来的四千骑兵,一开战就损失一半,加上赵率教的死,使得这群骑兵群龙无首,最后被阿济格包围在树林里全部歼灭,无一生还。

眼看着树林里有建奴冲出,全是建州镶白族的兵马。

赵率教大喊一声,举着三眼铳就朝建奴冲杀过去,两队人马刚一靠近,那漫天的箭雨,加上噼里啪啦的火铳声交织在一起,

一时间,羽箭与铅弹同舞,弦声和铳声共鸣,中弹的建奴,中箭的明军,纷纷落马。

齐家岭下,暴力与血腥拉扯着生命,溅起了血肉横飞,血流成河。

齐家岭上,宋玉成,曹金虎观察着山下的战场,问了一声:“胡七当家可在?”

站在人群最后面,原来的齐家岭胡大当家,现在的胡七当家,正被眼前的战场吓得腿软,浑身哆嗦。

听见宋大当家呼唤,胡七当家是连滚带爬的来到宋玉成身边。

上下牙都打得震天响,发出来的声音,抖得如同零下四十度的寒冬:“大…大…大当家有…有…有何吩咐?”

宋玉成笑道:“七当家,一会我们就要走啦,这几天多有打扰,剩下的粮食盐巴都留给你们了。”

“不…不…不打扰,大…大…大当家要去哪里?”

宋玉成指着山下:“去参战,想不想去,那里有很多的建奴,下去把它们都杀了,不但无罪,还能立功。”

胡七当家猛摇头:“不想去,草民怕死,现在腿都软得很。”

“哈哈,你个怂货,战场离得这么远,你怕个屁呀。行了,一会儿我们下山后,你还做你的大当家吧。

麻烦你件事,一会儿我们撤走之后,如果有机会去打扫战场,你还是带着兄弟们下去看看。

如果有受伤的明军可以救一救的,帮忙救治救治。

如果有机会,给那些阵亡的明军士兵挖个坑埋了吧,让他们入土为安。”

“不麻烦,不麻烦,如果有机会,小的一定带兄弟们下去帮忙。”

战场上,双方越打越胶着,明军都知道中了埋伏,想跑都跑不了,横竖都只能一死,也发起狠来。

人在拼命的时候,往往就失去了自我,变成一台只知道杀戮的机器。

但是,当双方都变成野兽的时候,体力上的差距便逐渐的显现了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